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海尔路径( 二 )


到2025年,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0家左右,新培育争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家左右——青岛市日前发布《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壮大充满活力的“专精特新”企业群 。
培育“专精特新”,大企业如何发力?针对中小企业面临的痛点,海尔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托海创汇平台,向企业开放物流配送等资源网络,拓展产品应用场景,帮助企业获得资金等多方面支持 。
作为工信部“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海创汇从创立开始,便依托海尔产业资源及生态资源构建共享创业平台,聚合产业资源、风险投资、孵化器、高校科研机构等,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设计、生产、供应链、渠道等全产业链服务 。
迈金科技是一家智能骑行装备赛道的“专精特新”企业,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外部环境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遭遇了大件物流无法配送等难题 。在海创汇平台上,迈金科技得到了海尔集团物流配送网络的支持,很快解决了困难 。同时,海创汇把迈金科技的产品、软件融入到海尔的智慧阳台场景中,一起推广销售,助力这家行业“领骑者”走上发展快车道 。
目前,海创汇平台已经服务中小企业4000多家,孵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家 。
数据链:工业互联网破解数字化之困
“疫情期间对企业的调研发现,数字化程度比较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就比较小 。”在日前举行的2022年APEC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策略 。”
较之大企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现状难言乐观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指出,基于样本调查发现,79%的中小企业仍处于数字化转型初步探索阶段,12%的企业处于应用践行阶段,达到深度应用的仅占9% 。
有鉴于此,《关于开展“携手行动”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提出“发挥大企业数字化牵引作用”,并强调“增强工业互联网支撑作用” 。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海尔路径

文章插图
服务企业8万家,其中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自2017年创立,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主要服务对象便是中小企业 。针对工业互联网“一米宽、百米深”,行业各有不同、企业各有差异的特点,卡奥斯依靠海尔深厚的制造业积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方案,一企一策,精准赋能 。针对中小企业对工业互联网投入产出的顾虑,卡奥斯从一个场景或一条生产线的改造开始,让企业看到工业互联网降本、增效的成果,进而全面推开数字化升级 。
以2020年入选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青岛征和工业为例,公司是国内链传动行业的领军企业,凭借小小链条,做出10亿年产值 。但对标全球顶级供应商,比如年产值120多亿的日本最大链条企业大同(DID),差距明显 。由此,提升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与在各行业领军、要求苛刻的合作方相匹配,成为征和工业跨越差距的关键 。与卡奥斯达成战略合作后,征和工业完成了生产系统的数字化改造,良品率提升至99.5%,产品研发时间则由25天缩短至7天 。2021年11月,征和工业入选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
【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海尔路径】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将有力支撑产业链供应链补链固链强链,让中国经济更有韧性和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