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c控制柜 mcc控制柜原理图

“S-Tech 社交斋戒研究系列 ”文章:
——前序篇 Vol.2
主创说
孤独这个古老的课题,每个人都逃不掉 。巴尔扎克说,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人是要朋友的,可能只有神仙和野兽才喜欢孤独吧 。
随着网络出现,社交网络(SNS)时代,SNS让人更孤独了吗?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研究者们各执一词……
图片来自 meihua.com

mcc控制柜 mcc控制柜原理图

文章插图
本期的出发点是近年来关于SNS使用与孤独感的研究,仅仅说SNS让人更孤独了或更不孤独,都不够准确 。因为这和SNS使用的类型有关 。
SNS的与孤独感之间,前人研究发现了啥?
Kraut等人研究了美国家庭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他们发现在互联网上多花时间会增加孤独感(Kraut R, et al.,1998) 。
有研究显示SNS使用与更少的孤独感(Lou, L. L., et al. 2012)和更多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相关 。(Steinfield, C., Ellison, N. B., & Lampe, C., 2008)
用FB作为沟通工具可以增加FB用户与线下亲戚朋友的社交联系,并减少孤独感 。这一发现与早前Rubin的观点一致,他认为使用互联网作为沟通工具增加了一个人的家庭活动和社交生活(Lou LL, et al., 2012) 。这项以大一新生为样本的研究还发现孤独感并不影响FB用户的使用强度(Facebookintensity),而且使用FB的动机也与早前McKenna等人的研究结论不一致(孤独的人倾向于通过SNS与陌生人交朋友) 。
另一些研究者则发现使用SNS的人比不用SNS的人更加孤独,特别是男性 。(Brandtzaeg, P. B., 2012)
2010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社交媒体与人们线下关系网的大小无关,并不会让人们感觉自己与线下联系人情感上更亲近 。(Pollet, T. V., Roberts, S. G., & Dunbar, R. I.,2011) 换句话说,你每天在微信微博上花的时间多并不代表在真实世界里你的社会关系网更大,也不代表你与朋友们的友情更深 。
Chia-chen Yang认为大多数关于SNS使用与人格的研究都围绕大五人格,却忽略了社会比较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这个重要的人格构念(personality construct) 。
综上看来,使用SNS是否使人更加孤独仍没有一个全面的答案 。(Yang, C. C., 2016)
社会比较倾向是什么?
【mcc控制柜 mcc控制柜原理图】社会比较倾向social comparison orientation (简称为SCO) 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成就、状态、和经历与其他人相比的倾向 。18(Buunk, A. P., & Gibbons, F. X., 2006) 。根据SCO理论,人们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倾向各有不同 。那些具有强烈SCO倾向的人一般会有以下三个特点:
1 、具有高度的公众自我意识和私人自我意识
2 、社交导向,对他人需求与感受感兴趣也有同理心,并对此敏感
3 、容易出现消极情感和自我不确定感,因此通常是低自尊和高神经质 。
为什么社会比较倾向在社交网络的大背景下这么重要?因为在SNS中人们有太多机会进行社会比较(social comparison)了,而人们做的更多是“向上的社会比较”(upward social comparison) 。俗话说的好,人比人气死人呐~
SNS使用或活动类型
SNS使用或活动可大致分成三类:互动型,被动型和主动型 。
使用SNS与其他人互动和社交可以被定义为互动型使用(比如评论,发送SNS消息等) 。互动型的SNS使用与较低的孤独感有关 。(Brandtz?g, P. B., 2012; Burke, M., Marlow, C.,& Lento, T., 2010; Ryan, T., & Xenos, S., 2011; Yang, C. C., &Brown, B. B., 2013)
相反,被动型使用是指人们只是浏览/或消费SNS上的内容,这类使用很典型,往往说明人们的孤独感较多和幸福感更低 。(Burke, M., Marlow, C., & Lento, T. 2010, April;Verduyn, P., et al., 2015) 但也有研究表示它们之间不存在关联 。(Yang, C. C., & Brown, B. B.,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