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小程序怎么做,怎么移出和助力?( 二 )


在拼多多内购小程序中,需要通过签到和邀请好友获取内购券 。购物时使用一定数量的内购券可以享受优惠,流程还是比较简单,与拼多多企业内购使用人气值兑换津贴类似 。
拼多多内购小程序的有趣在于努力包装真实的拼多多员工,真实的头像、真实的姓名、真实的部门、真实的工号,真实的分享路径,真实的咨询员工 。
虽然真实需要加上引号,但是还是给用户比较真实的体验 。内购确实也享受到额外优惠,提高用户的信任,下单也就少了些顾虑 。
三、拼多多品牌黑卡拼多多品牌黑卡小程序基于品牌商品,借助黑卡概念发放优惠,进行裂变 。
首次进入小程序,引导签到领取黑卡金,点击签到即可领取;领取仅2小时内有效,每日仅可领取1次,强调限时突出其价值 。
此外,邀请好友签到领黑卡金还可以再最多获得20元,进行裂变传播 。
黑卡金在下单时可以抵现,但是每个商品能够使用的黑卡金不同,一般的低价商品只能使用较少金额的黑卡金 。
推荐的商品目前都是一些知名品牌,目标用户也比较明确 。
黑卡最早是来自于银行金融领域的概念,原本是尊贵客户专享的无限额信用卡 。现在被更多应用到一些运营活动中,曾经在和抖音、支付宝风靡的各种黑卡、骑士卡都是用这种概念塑造产品的高价值;增强信任背书,让用户乐于买单 。
四、多多比优plus多多比优plus小程序稍显另类 。定位貌似是个种草社区,但是又过于直白粗暴,内容介绍还是直接的商品描述,首页上“2683260个有格调的人想买” 。
看出目标用户并不是下沉用户,目前每个商品的想买数量都在几百甚至几十的数量级,整体用户量还是较少 。
此外,多多比优小程序在裂变上也很不像拼多多的风格,仅支持将商品加入清单、直接购买,唯一涉及到分享传播的功能就是选货 。
用户可以将清单中的商品分享给好友投票,让其他用户选择更喜欢的商品 。保持关注吧,后续应该还会有新的调整 。
五、Lynn粉丝福利Lynn粉丝福利也是一个主打优惠的小程序,主打“员工筛选、价格监控、15天内最低价、100%正品”,用户喜欢“薅羊毛” 。
这个小程序里直接就说精选羊毛商品、羊毛券 。邀请用户可以获得不同等级的羊毛券,在羊毛价的基础上可以用券,多重优惠 。
Lynn运营方式比较丰富,除了邀请好友获取羊毛券,还积极引导用户添加微信、加入社群;并且有社群专属的抽奖活动,同样是裂变传播 。
其中价格曲线的小功能,也让用户看到商品价格的变动曲线,突出当前低价,可谓是套路满满 。
六、总结以上就是拆解的5款拼多多小程序 。虽然有些目前看产品和运营投入较少,效果也不一定惊艳,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和借鉴 。
1. 垂直化产品设计,精细化用户运营拆解的5款拼多多小程序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设计运营:企业白领用户、高价值品牌用户、内容偏好用户,而这些用户正是下沉市场霸主拼多多所缺少的用户群体 。
通过针对性的产品设计、商品选择、活动运营,相对独立地进行拉新转化;并最终导流到拼多多,逐步丰富用户层次,提升用户价值 。这也言明了标题,五环内并非拼多多的禁地 。
2. 打造特定化概念,提升用户信任感拼多多的产品和运营,对用户心理的分析和运用一直出色 。
企业身份认证、员工筛选内购、推荐选品官、有格调的人 。通过人设的打造提升活动的真实感,提升用户对活动和商品的信任,降低决策门槛 。
黑卡金、羊毛券、内购券也创意十足,戳中用户心理,有一定的稀缺感 。而且拼多多最常见的操作就是在需要用户进行分享邀请时,前置的部分奖励和附加的官方助力,利用目标趋近心理及沉没成本,让用户保持分享、不轻易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