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之困:你对待孩子的方式,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看见这个提问 , 朋友 , 你会如何作答 。
相信每个人的答案如出一辙: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 , 甚至持续一生 。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 , 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的力量是巨大的 , 其中既有正面的力量 , 也有负面的力量 。
而负面力量的根源 , 往往来自父母的焦虑 , 这种焦虑会以一种无形的方式传递给孩子 。 当这种焦虑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 , 将会引发一些拧巴的行为 , 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 。
1
沉浸在焦虑中的父母 ,
只能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恐惧
人们往往不满足自己仅作为生物的存在 ,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人们了解自己、定义自己的源头 。 而妈妈、爸爸、其他家庭成员是这个源头的组成部分 。
沉浸在恐惧中的成年人 , 是没有力量看见孩子的存在的 , 即便是看见 , 更多的也是看见自己希望看见的、能够阻挡自己内心恐惧的那部分孩子的价值 。
这时候 , 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就会是片面的、碎片化的 。
资深心理专家柏燕谊在她的新作《焦虑的大人和不被看见的孩子》中分享了很多咨询过程中的案例 。
其中 , 有一位来访者去到她的咨询室 。
柏燕谊:“通过你的描述 , 你是一名警察 , 生活中有责任、有担当 , 在破案过程中因为英勇的行为而立功 , 但你似乎很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胆怯的懦夫 。 这个矛盾很有意思 。 ”
来访者:“那些(责任、立功)都是假象 , 都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我是一个胆小鬼 。 ”
柏燕谊问来访者:“‘胆小鬼’这个特质是你自己发现的 , 还是别的什么人告诉你的?”
来访者沉默很久 , 说:“我爸爸是一名军人 , 打过仗的那种 。 我小的时候 , 他在部队上 , 很少回家 , 我印象当中 , 每次他回家都会因为看见我哭、黏着我妈、不敢和他大声说话 , 就对我或打或骂 。 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爸说的:‘老子怎么养出你这么个熊蛋!’”
柏燕谊:“听起来感觉你爸爸很勇猛、很强大 。 ”
来访者:“他不喝酒的时候就是英雄 , 喝多了之后就是怂蛋 , 除了哭就是哭 , 谁离他近了 , 他都吓得要死 。 ”
柏燕谊问:“你的意思是他喝醉酒之后就现原形了?”
来访者说:“我爸去世前那一年有一次和我聊天 , 说他小时候爸爸去世得早 , 妈妈带着他和妹妹 , 他们总是被村子里的人欺负 , 他以前被小伙伴打了之后总是哭 , 后来我奶奶对他说:‘不许哭 , 多害怕也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你害怕 , 否则别人知道了你 , 就会更欺负你 。 ’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害怕的 。 ”
柏燕谊问来访者:“你是怎么发现他的内心是恐惧的?”
来访者说:“他喝多了之后就像一个被吓坏了的小孩 , 眼神儿都变了 , 像个受惊的兔子 。 但是他酒醒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 ”
柏燕谊:“所以你是说你爸爸不敢看见自己的脆弱 , 也不允许自己有脆弱 。 他只允许自己是坚强勇敢的?”
来访者:“是的 。 家里不论是谁 , 只要表现出丝毫的脆弱 , 都会惹得他发脾气骂人 。 ”
柏燕谊问:“所以你想消灭你自己身上所有和胆怯有关的蛛丝马迹 , 以此来安抚你爸爸的恐惧 , 是吗?”
来访者流着泪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 虽然别人看不出来我有胆怯 , 但我自己知道我心里是有过害怕的 。 我不想让我爸对我失望 。 但我努力了30年 , 依然是个失败者 。 ”
父母深陷于自己的恐惧、焦虑当中时 , 就很害怕自己或身边的人表现出自己害怕的东西 , 从而对这些东西格外地敏感 , 要求自己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