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对于当代青年人来说,最时髦的社交属性无疑是“社恐 ” 。
不擅长与人打交道,一交谈容易嘴瓢,不知道如何把握交往分寸……大家对自己选择当社恐有一万个理由 。
这个标签流行了三四年后,最近,它的反义词终于横空出世了——社交牛逼症 。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图片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图片
“在社交方面毫不胆怯,无论和陌生人还是半熟不熟的人,都能做到游刃有余的交谈 。不怕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冷落 。”
看看这解释,这不就是当代家长的社交法则吗 。
不论是在学校,培训班,公园,游乐场,还是在茫茫人海擦肩而过的瞬间,只要都带着年纪差不多的娃,就能自然无比地搭上话,家人会好奇询问“你们认识啊?”,不认识不认识,可能这就是特异功能吧 。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图片
鲁迅先生说过:中年人的潜力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
有娃可以治疗成年人大部分的矫情和羞涩 。当妈的人了,社死都不是大事,更别说社恐了 。
而那些原本重度社恐的妈妈,无不在漫漫育儿路上,千锤百炼,脱胎换骨,练就了社交牛逼症 。这一进化历程,从娃呱呱坠地的那一瞬间,已然开始 。
三岁以前
想象一下,你跟一个新生儿同处一室,他不会讲话,不会笑,甚至连眼神都很难对焦......
这些当然没什么问题,真正要命的是,他还很容易感到无聊 。
过来人都懂的,婴儿一无聊,整个世界就开始焦躁 。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图片
他哭、他闹,他又哭又闹……
于是你不得不想尽办法和他尬聊——
你开始主动开展社交 。
宝宝你好呀,睡醒了吗?不再睡会儿了吗?那咱们来唱小兔子乖乖吧 。
你开始练习怎样借助道具 。
看妈妈手里的新摇铃,动起来好不好听?咦,你想玩我的拉锁吗,那你拉一下试试,不许吃哦!宝宝你喜欢揪妈妈头发吗?那你摸摸看,妈妈的辫子是不是滑溜溜的?
你甚至淡忘了客观常识,开始学着尬聊 。
艾玛,你怎么不声不响就拉臭臭啦,下次记得跟妈妈说一声哦……
看看,曾经的死穴,就这样渐渐变成了新的技能点 。在母性光辉的照耀下,一个重度社恐患者开始觉醒,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
文章图片
等娃可以抱出去玩了,整个世界都好像变得聒噪起来——
没生孩子前,邻居一个不认识,生了孩子之后,谁家昨天吃了什么都知道的清清楚楚 。
小区看大门的老大爷,每一次都要郑重其事地告诉你:
男孩还怕羞,你们可得多找机会让他锻炼锻炼才行 。
就连打个疫苗萍水相逢的大姨,也会苦口婆心对你展开教育:
这么大了怎么还用尿不湿呢?这么冷怎么不给孩子多穿一点呢?这么脏怎么就能放手让孩子去玩呢呢呢呢呢呢呢呢……
社恐|“从社恐到社交牛逼症,我只做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