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大雨 大泽乡起义的领袖陈胜是哪里人?(12)


从城垣的迭压关系看,夯土层打破的地层是战国晚期的,夯土层上面迭压两层,下面一层属于战国末期,上层属于战国末到秦代时期,由此可知此城当筑于战国晚期 。
设使真如谭文所说,阳城在秦代原不过一乡一亭,这样大规模的古城遗址又该如何解释?
其次,谭文只注意到商水阳城的天然地理条件,认为它不如南阳方城一带,后者才是交通要冲,因而更有可能是阳城所在 。这种分析忽略了具体的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商水阳城之所以能在战国末年崛起为巨邑,乃是由于楚国迁都陈县的特殊历史条件造成的,正如东汉南阳名为“帝乡”,聚集大批世族豪门,正因为光武帝刘秀出生于此是一个道理 。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决定了商水阳城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 。
楚国覆亡之后,聚居阳城的楚系贵族很可能遭到秦朝的迁徙和打压,阳城因而衰落,至西汉地节年间尽余千户人口,这是合情合理的 。不能因为西汉时期商水阳城的规模太小,便否定它曾经的辉煌历史 。
商水阳城和我们所讲的陈胜身世有何关系呢?田成方《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说:
以地名(包括国名)为氏,大部分来自此前的楚系附庸,即属于楚国的外来宗族 。其中较早臣服楚国的邓氏、黄氏、陈氏、蔡氏、潘氏等,族人众多,在当时的楚国外来人口中占据显著位置 。——《东周时期楚国宗族研究》阳城地近陈县,而陈县最早是春秋诸侯陈国的国都 。公元前478年楚国灭陈,陈县遂并入了楚国 。终春秋之世,楚国总计吞灭了60多个诸侯国 。
灭国之后,楚王并没有彻底铲除其原有的统治势力,而是仿效周公封建的办法,一面复封其社稷,以大宗延续国祚,一面又安置其小宗别子在楚国任职 。因此陈国灭亡后,陈国公族也就进入了楚国的贵族体系 。出身阳城的陈胜很可能就是陈国公族的后裔 。
到大泽乡起义的公元前209年,别说陈国早已灭亡了近三个世纪,就算是楚国也已在14年前灰飞烟灭了,陈胜这个陈国公族后裔还有残余的政治资本可以利用吗?恐怕是这样的 。
秦灭六国之后,六国的旧贵族势力往往潜入江湖,变身为游侠,通过招揽宾客、广布人脉的方式建立起对抗政府的地下势力 。五世相韩的张良散尽家财,买凶刺秦;楚国项氏隐居江东,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把他们训练成一支不穿军装的军队,这都是《史记》明文记载的 。
秦汉时期的布衣游侠或许经济拮据,但社会能量却相当惊人 。《史记·游侠列传》载:
及徙豪富茂陵也,解家贫,不中訾,吏恐,不敢不徙 。卫将军为言:“郭解家贫不中徙 。”上曰:“布衣权至使将军为言,此其家不贫 。”解家遂徙 。诸公送者出千余万 。——《史记·游侠列传》西汉建国之初,谋士刘敬曾建议汉高祖刘邦将山东豪族迁徙关内,以便就近控扼,预防割据 。这个家法一直为西汉历任皇帝所沿用 。
郭解是汉武帝时最负盛名的布衣游侠,因而被地方官列入了迁徙豪强的名册 。可郭解不愿迁徙,便以家贫为由,请求大将军卫青在汉武帝跟前为他疏通 。武帝雄主,一眼就看穿了郭解的“资本”并不是钱:一介贫民居然搬得动大将军来为他说情,如此手眼通天,还不算豪强吗?!
陈胜虽说曾是一个为人佣耕的雇农,但在陈郡,他交游广阔、消息灵通,挥师克陈,三老豪杰无不倾心推戴,这岂不正是一个活脱脱的布衣游侠的模样?
发布于昨天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