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解梦高考 周公解梦高考分数很低

1984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全国平均分26分
我们按时间线来看的话 , 首先是1984年的全国卷 , 高考数学卷打破以往的惯例 , 开始增加试题的难度 。出生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辈、且经历过高考的人 , 他们都非常感慨:1984年的理科数学卷 , 很多同学考完后立马都哭了 , 一个字来形容 , 那就是“难”!
不仅仅是考生感觉难 , 很多数学老师也是叫苦不迭 , 他们发现 , 这一年的数学题目 , 平时很少训练 。
我们先看看安徽省针对理科数学卷做的一个样本调查 , 抽查了750份试卷 , 结果如下:
这一年的理科数学试卷到底为何让很多考生感到不适应?其中的难度表现在哪些方面?
其一 , 高考数学成绩的高低 , 当然不能作为衡量试题出得好坏的标准 。但是 , 这样低的成绩至少可以说明这样的试题 , 与当前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不适应 , 恐怕是可以肯定的 。
就拿安徽省来说吧 , 当年年应届和历届高中毕业生经预选合格参加高考的共计6.7万人 , 省内外高等院校计划在该省招生1.5万多人 , 平均4.5人中录取一个 。数学的考分五分之四的人集中在50分以下 , 差距不大 , 这样的考试结果 , 也是不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的 。
其二 , 试题安排没有考虑到考生的心理状态 , 并没有采取由易而难的办法 。
比如第一大题选择答案 , 每一小题均需考生全面认真考虑所学内容 , 经过推理运算 , 去伪存真 , 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而试题又明确规定 , 选择错了要扣分 , 这无疑给考生的心理上增加了压力 , 愈怕失分愈紧张 , 不利于考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
其三 , 全部试题综合性难度都很大 。为了要扩大考查的知识面 , 命题组采用“化整为零”办法 , 减少大题 , 增加小题 , 但是小题却不“小” 。
比如 , 第二大题中的第3小题 , 是个三角方程的求解问题 , 只占4分 。类似的解三角方程题在全国高考很少出现 。
其四 , 题目对考生的要求偏高 , 命题者参考的是标准是成绩优秀水平 , 由此来制定试卷 。
1999年高考理科数学“惨案”
考生哭成一片 , 全国平均成绩60分
1999年的全国数学卷 , 在这个特殊年份的一次高考中 , 也体现除了当时社会的一些进步 , 21世纪需要创新 , 该年高考主打创新思维 , 并且把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 并且了传统出题的局限性 , 如果思维不够活跃的话 , 很难得到高分 。
学霸大神们也如此 , 最后的分数估计自己也都是看不下去的 , 对于那些考前恶补基础题的学生来说基本上就是直接放弃了 。值得一提的是马云就是今年参加的高考而且进入大学的 , 网传当年的数学平均分只有十几分 , 估计这些都是蒙出来的成绩 , 可以说是非常的难了 。
99年的同学回忆 , 考完高考数学直接崩溃 , 出来之后看到女生们哭成一片 , 很多人得了100分不到 , 平均分只有60多分 , 本人99年数学带给大家的打击太大 , 导致这位同学10年后仍然做梦高考 。那时很多同学考完都抱头痛哭 , 甚至导致下午的物理没考好印象太深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