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简介50字 屈原简介50字不要太多?( 二 )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 。
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 。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 。“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 。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 。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 。
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 。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 。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 。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 。
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 。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 。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 。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 。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 。
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 。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 。
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 。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 。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 。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 。
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 。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 。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 。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 。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 。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 。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
”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