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学会“后果教育”,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后果( 二 )


父母要学会“后果教育”,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后果
文章图片
二、相关后果
相关后果是父母施加的后果 。 很多时候 , 有些自然后果我们是不允许他发生的 , 比如说孩子过马路 , 我们能承受孩子被撞伤的自然后果吗?肯定不可以 , 这时我们就需要运用相关后果 。
相关后果分为四种:
1、相互交换
相互交换是指利益交换 。 比如说孩子东西撒了一地 , 不收拾 , 那么妈妈就不带他出去玩 。
需要注意的是 , 相互交换的两件事之间是有联系的 , 否则相互交换就可能变成惩罚 。 在上面这个案例中 , 孩子不收拾 , 就需要妈妈收拾 , 需要妈妈付出时间和精力 , 而这些都是孩子造成的 , 所以妈妈可以提出交换条件 。
而我们平常父母用的很多看似相似交换的 , 其实是惩罚 , 比如说孩子不吃饭 , 晚上就不能看电视 。 看电视和吃饭这两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 所以这是一种惩罚 。 除非父母能把看电视和吃饭建立联系 , 比如说因为看电视耽误了吃饭 , 那就把电视关了 , 没吃完饭就不能看 。
2、隔离
当孩子犯错 , 并且屡教不改时 , 父母就有必要使用隔离 。 比如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时 , 孩子喜欢抢别的孩子的玩具 , 父母多次制止无效 , 这时父母就可以隔离孩子 , 把他放大一个独立空间中 , 让孩子反省 。 并告诉孩子:“当你想好如何与别的小朋友交换东西而不是抢时 , 便可以回来 。 ”
需要注意的是 , “隔离”不是惩罚 , 而是我们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问题的一种方式 。 我们不应设置固定的时间 , 不到时间不让孩子返回 。 而是要让孩子意识到 , 他的方法存在一定问题 , 只要他想好如何解决问题 , 就可以随时回来 。
3、补偿
当孩子犯错后 , 允许孩子采用补偿的方式纠正错误 。 比如说孩子玩游戏把水撒了一地 , 他就有必要把水打扫了 。
补偿是我们比较推崇的一种相关结果类型 , 因为它不会与惩罚相混淆 , 也更利于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行为产生的后果 , 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 。 当孩子采取补偿行为时 , 他已经就是在承担行为的后果了 。
父母要学会“后果教育”,说一百遍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后果
文章图片
写在最后
父母在使用后果教育时 , 一定要注意 , 避免把后果教育变为惩罚 。 因为相关结果是由父母控制的 , 因此父母很容易过度的使用权力 , 把后果变为惩罚 。
父母一定要记住 , 后果教育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为了惩罚设置的 。 惩罚和后果教育最大的差异就在于引导孩子如何看待自己 。 “惩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坏的 , 因此要受到惩罚 。 而“后果教育”的目标在于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 并学会自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