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的DP不赚钱,为何还有人前赴后继?

“杭州的直播代运营公司一家家倒下了,一季度三成公司关门可能并不夸张 。”
今年4月,火星文化&卡思学苑创始人李浩在朋友圈如此写道 。
一条朋友圈引来大批同行感慨和诉苦,综合多方反馈,他在评论补充了代运营公司死亡的多个原因:

第一,付费流量的系统性运作,使不具备投流及视频生产能力的DP(抖音服务商)加速消失;
第二,盲目转型的的信息流公司没有品牌客户沉淀,对于人-货-场的调节失灵,转型失败;
第三,受品牌的长账期和佣金欠款影响,小型代播工作室资金流不充足,加之无法给品牌方千川广告提供垫款服务,逐渐被市场淘汰或资金断裂而死 。
而在5月27日的视频号直播中,李浩再次聊到了电商代运营的行业趋势,“电商代运营在之后的两三个月会是非常低谷的时期,疫情影响下,品牌也要量入为出 。未来,电商代运营需要比拼的是服务和人力成本控制 。”
偌大的直播电商代运营行业,似乎正面临一场“大逃杀” 。而其中,狂飙突进了两年后,抖音电商服务商(下称DP)的“洗牌”现象更为明显 。
卡思也联络了DP行业资深从业者小A,她此前所在的公司从2020年初就进入抖音电商做服务商,业务范围包括直播代运营、短视频代运营、巨量千川投放等,今年已大幅缩减DP业务比重 。她所合作的品牌主要食品饮料和家用电器,也曾经做出了标杆案例,可以说深度参与了抖音电商代运营的行业变迁 。
通过小A的经历,以及梳理公开新闻,卡思想一窥直播电商代运营的行业现状,也试图探究一个问题:如果代运营注定不赚钱,为何还有人前赴后继?
95%不赚钱,DP会死于什么?
“在当时看来,感觉(抖音电商代运营)是可以去做的事情,后来发现它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业务,而且它会有很多的限制因素 。”回顾自己从事代运营行业的两年,小A也感慨万千 。
2020年,伴随着抖音电商的迅猛发展,平台GMV一年增长50倍,附着其上生长的服务商亦遍地开花,其中又以杭州这座直播电商之都尤为热闹 。小A所在的公司也是在此时早早入局,并在长沙、广州、杭州三地都搭建了团队 。
2021年,是抖音电商服务商生态蓬勃生长的一年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抖音电商服务商规模较年初增长112%,服务品牌较年初增长150% 。
到了2022年,抖音电商曾专门发布《2021年度抖音电商服务商生态案例年鉴》,其中介绍了食品、美妆、服饰鞋包、个护家清、数码家电等10个行业的优秀服务商 。
比如,长期霸榜服饰类目服务商第一的鸭梨互动,服务了TEENIE WEENIE、波司登、思加图、野兽派等品牌;和良品铺子合作的瓜瓜传媒,单场自播GMV曾达到600万;魔范璐玛代运营了OPPO、小米、逸仙电商、巴黎欧莱雅、维达等品牌,曾将OPPO推上抖音双11安卓手机销量榜首位 。
95%的DP不赚钱,为何还有人前赴后继?

文章插图
野兽派、良品铺子、OPPO 抖音店播截图
但在光鲜的头部案例背面,洗牌也同步进行 。前交个朋友品牌店播部负责人张博曾告诉卡思数据,“ 杭州95%的代运营不赚钱 。”
部分机构在平台清退下离场 。据36氪援引字节跳动电商服务商运营部门的消息:2021年抖音电商累计发出300多张服务商牌照,到2022年2月已锐减到200张以下 。
还有不少公司在代运营业务产生巨额亏损后,扛不住压力,主动退出 。
小A所在的公司去年底已经准备缩减代运营业务比重 。她告诉卡思数据,“最大的问题在于佣金太低 。” 据她描述,品牌代运营的收入由基础服务费和自播佣金构成,基础服务费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佣金至多为10% 。若想实现项目盈利,服务商只能将品牌卖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