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豹 陕北人的祖先是哪里来的?

最早的陕北人可追溯到4300年前的黄帝部落,黄帝是陕北人 。黄帝部落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来自1.2万至1万年前的甘肃刘豹、青海附近,甘肃、青海附近的大夏河孕育了华夏文明 。“华”和“夏”上古时期,发音是一样的,“华”就是“夏”,“夏”就是“华”,都与“吐火罗”有密切关系 。而吐火罗是塞种人 。这里边的故事多了,一时半刻说不完 。

刘豹 陕北人的祖先是哪里来的?

文章插图
黄帝部落不断向东征战 。跨过黄河占领了山西,跨过太行山来到河北北部山区,与东方蚩尤部落接上了火,两大文明发生碰撞,在河北涿鹿打了一仗,黄帝胜 。黄帝没有5000年,也就是4300至4200年前的人物 。民国时期就有学者如是说 。可巧的是,2012年在陕北神木发现石峁古城遗址 。石峁古城存续时间大约是公元前2300年至前1900年,正好与黄帝时期重合 。石峁古城是黄帝的昆仑城是大概率事件 。
石峁古城的意义再怎么夸大也不为过,从2012年开始发掘,每年都有惊人的发现 。它还需要挖200年,才能完成发掘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石峁古城很可能解开中华文明起源的秘密 。当然,肯定要颠覆您的“三观” 。
准确的说,把上古时期生活在陕北、山西、河北北部山区、内蒙长城沿线的这群人,称作黄帝部落是不严谨的,也与史实不符 。我们称其为“狄人”较为准确,也就是“北狄”,黄帝部落只是北狄的部落之一 。
五胡乱华和五胡南迁是指什么?不知为何纠结”华裔”之争,又哪里寻找”纯种”的汉人? 不去研究”五胡乱华”的原因,而热衷于”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战争?
言归正传 。
唐朝时,中国已经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王朝了 。唐太宗在民族问题上态度是开明的 。他曾说:“夷狄亦人耳,……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 又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依朕如父母 。”
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唐太宗昭令房玄龄主持修《晋书》(此前已有版本16种之多) 。太宗以后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和杜佑,在民族问题上都是很有见识的 。刘知几在所著《史通·称谓》中,在论到晋人对十六国的态度时说:“续以金行版荡、戎羯称制,各有国家,实同王者 。晋世臣子,党附君亲,嫉彼乱华,
比诸群盗 。此皆苟徇私忿,忘夫至公,自非坦怀爱憎,无以定其得失 。” 这是刘知几从历史家应有的忠于史实的立场来立论的,不光是在当时是进步的思想,多少年以后,对我们又何尝不是启迪呢?
五胡乱华: 公元304年至公元439年(西晋永兴元年至北魏统一),南至今淮河,北至阴山,西至葱岭,东至东海,东北至鸭绿江下游以北,西南至澜沧江以东,相继建立了十六个分裂 割据政权 。即西晋永兴年建立的成(巴氐)、汉(匈奴),西晋亡后建立的前赵(匈 奴)、后赵(羯)、前凉(汉)、前燕(鲜卑)、前秦(氐)、后秦(羌)、后燕(鲜 卑)、西秦(鲜卑)、后凉(氐)、北凉(匈奴)、南凉(鲜卑)、南燕(鲜卑)、西凉(汉)、夏(匈奴)、北燕(汉) 。此外,还有冉魏(汉)、西燕,但没有包括在内 。汉和前赵算一国,史称十六国时期 。而入主中原的五个主要部族即匈奴、羯、鲜卑、氐、羌,史称五胡 。习称五胡十六国(实际上不少都是汉人政权) 。
房玄龄版《晋书》采用世家之体而取载记之名,用高于列传的规格完整记述了各族政权在中原割据兴灭的始末,给各割据政权以适当的历史地位,较好解决了中原皇朝与各族政权并载一史的难题,这一作法大得历代史家赞赏 。载记中对十六国政权只称“僭伪”,不辨华夷,体现了唐朝统治者华夷一体,天下一家的大一统思想,这更是我们今天阅读《晋书》时要特别注意的 。晋代史事错综复杂,比两汉史都要难写一些,《晋书》用四种体裁相互配和 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