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叔讲故事|成都中产夫妻带3岁女儿辞职,没房没车,却给女儿最好的精神富养( 二 )


谢晓君一个人上班、带孩子、操持家务 ,
却从未喊过丈夫回来 。
相反 , 只要有假期 ,
她都会拎上大包小包 ,
带着胡忠爱吃的东西 ,
和高原孩子需要的东西 ,
奔向塔公草原 。
跟那里的孩子接触多了 ,
谢晓君从心里爱上了这群和天空一样纯净的孩子 ,
她产生了一个无比强烈的愿望:
我也要来!
2003年 , 谢晓君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赴甘孜州支教工作 ,
来到胡忠所在的西康福利学校 ,
和她一起来的 ,
还有他们年仅3岁的女儿 。
谢晓君本科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 ,
弹得一手好钢琴 ,
可是在塔公草原 , 没有钢琴 ,
学校也不需要音乐老师 。
为了适应这里的教学 ,
谢晓君放弃了自己的专业 ,
在支教的三年时间 ,
她自学了生物、数学课程 ,
还担任过学校的生活老师和图书管理员 。
三年支教工作很快结束 ,
2006年秋季开学 ,
谢晓君回到了石室联中 。
然而不久之后 ,
她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诧的决定 ,
那就是留在塔公 , 把工作关系彻底调过来 。
2007年春季 , 谢晓君到康定县教育局报到 ,
成为了康定县木雅祖庆学校的一名公办教师 。
从此 , 胡忠一家三口彻底告别了繁华的都市生活 ,
扎根在了海拔3800米的高原 。
可是 , 在这有着湛蓝天空和皑皑雪山的草原上 ,
不仅有着令人心醉的美景 ,
也有着让人难以忍受的艰苦环境 。
严重的高原反应 , 匮乏的物质条件 ,
冬季严寒的气候 , 四处漏风的教室 ,
在这个有时连一口热水都很难喝到的地方 ,
胡忠和谢晓君却甘之若饴 ,
沉浸在教书育人的快乐中 。
2012年 , 他们的事迹被媒体报道 ,
胡忠和谢晓君当选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 。
可面对记者的采访 ,
谢晓君却不止一次认真地强调 ,
她不是在奉献 , 她只是做了一个选择 ,
一个让自己和他人都快乐的选择 。
这个选择帮助她找到了人生的位置 ,
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
03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谢晓君任教的木雅祖庆学校 ,
有一个叫曲桑拉的女孩儿 ,
在几百个藏族学生中显得有些特别 。
虽然像其他孩子一样衣着朴素 ,
脸上挂着两坨明显的高原红 ,
但是一口流利的汉语却暴露了她的身份 ,
她就是胡忠和谢晓君的女儿胡文吉 。
当胡忠和谢晓君的事迹被大家热议时 ,
有很多人对他们把女儿带到高原的做法并不赞同 。
面对大家的质疑 , 谢晓君解释说:
“我们让女儿放弃了很多物质享受 ,
但她得到了在大城市里得不到的东西 ,
这对她以后的人生路太有用了 。 ”
因为父母的选择 ,
胡文吉从人人羡慕的城市女孩 ,
变成了贫困高原上的学生 ,
可父母却在精神上给了她最宝贵的教育:

  • 教给她善良的品质
在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上 ,
有这样一段对话 ,
主持人敬一丹问谢晓君:
“女儿看见你的时候怎么称呼你?”
谢晓君说:
“放假她叫我妈妈 , 开学以后她叫我谢老师 。 ”
敬一丹问胡文吉:
“是妈妈要求你这样的吗?”
胡文吉笑着摇摇头说:“没有 。 ”
“那为什么要这样称呼?”
“因为如果我叫妈妈 , 那些孤儿就会很伤心 ,
因为他们没有父母 。 ”
短暂的沉默后 , 观众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
大家都被这个小姑娘的心灵深深感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