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ps:一个在跟大家交往中 , 总是体验害羞情绪的孩子 , 就会慢慢认为:“我就是这样的人” 。
文章图片
遵循三原则让“自我情绪”更积极
通过对1000对父母的研究 , 心理学家发现:父母对3-6岁儿童的自我意识情绪的影响很大 , 而且要到7岁左右 , 孩子的自我意识情绪 , 才会内化为自我评价 。
这也就是说 , 即便你的4岁的宝宝总是很害羞 , 害怕做不好事情 , 也不代表 , 以后他就会是一个不善于人际交往的人 , 要知道 , 爸爸妈妈的行为 , 也在影响着他们的情绪 。 那么该怎么做 , 才能让孩子的“自我情绪”更积极呢?希望接下来的这三个原则 , 会对你有所帮助 。
文章图片
原则一:多积极关注 , 少消极关注
有次我对哥哥说:“先写完作业 , 再去看课外书 。 ”哥哥说:“我不 , 我就要先看课外书 , 有什么区别 。 ”我正要发飙 , 先生在旁边对儿子说:“没想到 , 你还挺有主见 。 你有理由吗?”听哥哥有条有理地说完先看课外书的理由 , 他对我说:“看 , 这就是批判性思维 。 ”
先生的做法 , 就是积极关注 , 简单来讲 , 多庆祝好事儿 , 少责怪坏事儿 。 孩子的小成就 , 也要大大的赞扬 , 如果有错误点到即止 , 只要改正了 , 不必带着孩子一遍遍去回顾负面情绪 。
文章图片
原则二:关注事实 , 别评价特质
很多育儿文章都建议父母 , 不要无脑夸奖孩子 , 而是要鼓励他们 。 比如孩子考试获得了好成绩 , 别直接说:“你太聪明了 。 ”而是说:“厉害 , 你真是很努力 。 ”同理 , 如果他们搞砸了事情 , 在批评时也应该避免直接评价特质 , 比如“你太懒了!”
尤其在3-6岁这个阶段 , 不断强化某种特质 , 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自我评价 。 因为得到积极评价 , 孩子会把这个积极的特质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 。
原则三:忽略结果 , 关注过程
在阅读课中 , 我们会给小朋友们布置一些“任务” , 比如完成小手工 , 或者回答和绘本内容有关的问题 。 当然 , 有的孩子做得很棒 , 有的孩子却不尽如人意 。 然而 , 每个人都有奖励 , 也都有礼物 。
文章图片
有一次一位家长问我:“这样做 , 奖励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告诉他:“我们奖励的是过程 , 并非结果” 。
这是因为 , 如果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 , 不断地强化结果带来的影响 , 就会让孩子形成一种“有条件”的积极自我情绪 。
简单来说 , 就是如果做得好 , 我就开心 , 如果做不好 , 我就发飙 。 在这种模式之下 , 孩子很多容易产生缺乏恒心、抗挫折能力差等人格特质 。
凌晨妈妈来叨叨:
基于上面三个原则 , 如果你的孩子也开始羞于跟人打招呼 , 不必逼迫他 。 可以在事后跟孩子解释 , 当别人向我们微笑时 , 不回应非常不礼貌 , 别人会不开心 。 下次试试 , 你一定能大胆打招呼的!如果下次孩子做到了 , 也要给她肯定哦!
一位凌晨开始创作的二胎妈妈 , 我手写我心 , 点滴都是我带俩孩子的育儿经验 。 希望我的育儿经验能带给您一点帮助!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 孩子有以下特征,说明右脑很发达,未来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 《禁忌女孩》:什么样的孩子会眼睁睁看着同学打自己父母?
- “天天玩手机”的孩子,和“玩手机少”的孩子,10年后差距明显
- 这几类孩子长大后和妈妈不亲,小时候就能看出端倪,宝妈别忽视
- 神仙组合!8位儿童文学名家强强汇集,提升孩子写作能力
- 有个对牛弹琴的孩子是什么感觉?宝妈:就跟对空气说话一样
- 怎样判断孩子已沉迷于手机
- “接送孩子的家长没出息”?专家的观点遭父母怒批:你肯定没孩子
- 孩子不喜欢阅读,父母亲该怎么办,是严格要求还是听之任之
- 2岁的宝宝一天到晚跑个不停也不累,跟多动症似的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