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真有意义?同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一个热情有礼一个避人不见( 三 )


我也惊讶:“怎么记住了 。 ”
如果还是不记得了?
继续再教一遍呗 , 还能如何呢 , 对吧!
意识到每个孩子的不一样 , 分别针对引导 , 就是教育的意义吧!
4
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孩子成长
如果想要孩子更快地成长起来 , 心理学上的“暗示效应”可以用起来 。
暗示效应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 , 用含蓄、抽象诱导的间接方法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 从而诱导人们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动或接受一定的意见 , 使其思想、行为与暗示者期望的目标相符合 。 一般说来 ,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 。
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化、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
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正面暗示 , 比如:
“哥哥 , 我相信你也能主动和奶奶问好的 , 因为我知道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即使哥哥有时候的行为让父母很丢脸 , 我也尽量没有在人前骂过孩子 , 尽量保护他小小的自尊心 。
“弟弟 , 我知道你有在很认真地练习 , 只是没找到方法 , 对吧?”弟弟总不记得单词 , 我也会在事后抱抱孩子 , 给以鼓励 。
教育真有意义?同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一个热情有礼一个避人不见
文章图片
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NealHalfon和同事 , 从2001年出生的6600名儿童的调查数据中发现:父母的期望 , 会对孩子日后的成就产生巨大影响 。
这一点与心理学上著名的皮革马利翁效应十分相似:你期待什么 , 就能得到什么 。
我期待我的孩子成为一个有礼貌、热爱学习的孩子 , 我也在往这方面给予孩子暗示和鼓励!
教育真有意义?同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一个热情有礼一个避人不见
文章图片
苏霍姆里斯基在《要相信孩子》一书中 , 曾阐述过这样一个观点:“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 , 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 。 因此 , 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 , 让它不断壮大 , 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 ”
5
教育的意义:在于找到对的群体 , 培养好的习惯
既然孩子不少方面是天生的 , 那不教不管顺其自然就好?
当然不是 。 好习惯不是天生养成的 , 坏伙伴却一定是小时候就结交了的 。
《乌合之众》中有这样一句话:一旦融入一个群体 , 你就会传染上他们的动作、习惯以及思维方式 , 做出一些荒唐可笑但毫不自知的事情 。
孩子小的时候 , 缺乏对事物的基本判断力 , 想要融入群体、模仿伙伴是自然而然的行为 。 但有些不恰当的语言、不恰当的行为 , 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及时制止 , 可能就成了孩子的口头禅和习惯动作 。
教育的意义 , 是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 , 帮助孩子去规避一些不良的影响 。
教育真有意义?同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一个热情有礼一个避人不见
文章图片
北京文科状元熊炫昂高考后的一段话 , 曾被疯狂转发:
“我父母是外交官 , 怎么讲呢 , 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 , 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 , 都是潜移默化的 。 因为我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 , 所以最后自然就水到渠成 。 ”
外交官这种职业 , 注定没法天天给孩子辅导作业 , 但从小培养的学习习惯和坚韧的品格 , 让一切修为都水到渠成 。
《卡尔威特的教育》中说过:
“一种好的习惯在孩子幼小时很容易形成 , 但在他们长大后就很难养成 。 反之 , 孩子如果在小时候就有很多不良习惯 , 长大后也难以改掉 。 ”
教育真有意义?同屋檐下长大的双胞胎,一个热情有礼一个避人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