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到打扫院子里好多落叶 梦见院子里都是落叶还有垃圾( 二 )


但漆又是极其金贵的 。“百里千刀一斤漆”,这种只生长在亚洲的树木,必须长到十年以上才能产出漆液,而且工艺繁复 。唐以后,随着瓷器兴盛,漆器渐渐退出了中国人的日常,变成一个次要的装饰品种,只为少数权贵所拥有 。相比之下,在邻国日本,漆文化继续光大,发展为国宝级的文化遗产 。
《卓玛》1989年
120cm×80cm
与古老的漆器相比,“漆画”是一个年轻的概念,出现于新中国成立之后 。一些传统画家们感慨大漆温润的质感和浓艳的色泽,决定用它来创作平面的绘画,有雷圭元、沈福文等人 。
作为漆画界的后起之秀,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唐明修用磨漆画的技术创作了许多的精美作品,漆画、屏风……大部分都销售一空 。我们在漆园里看到了他仅剩的几幅早年作品——《卓玛》《西藏的树》《唐古拉山》等 。
《西藏的树》1985年
78cm×30cm
这种画非常讲究技巧,因为漆液很粘稠,要使其如颜料般在漆板上流动和停留,难度很大,既考验一个人的绘画功底,又得像匠人那样反复地涂漆和打磨,才能显现出色彩斑澜、杂糅交融的质感 。
《唐古拉山》1986年
120cm×80cm
漆没有白色,要用成千上万片细小的鸭蛋壳拼贴出画面,再经过“揩清”推光的环节,使画面平滑光亮到可见人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手触摸,真是无法想象其精致瑰丽 。
画一幅漆画,从制作漆板到完成画面,大概得花六到八个月的时间 。而此时作品并未真正完成,漆有自己的生长期,随着时间延长,漆的颜色会变,俗话称画面“开了” 。这个过程得再等上四个月,一晃眼,一年就过去了 。
“做漆,最重要的是学会忍耐与等待 。”这是唐明修曾对学生反复讲的一句 。
漆屏风系列·局部 2000年
180cm×240cm
卖画给唐明修带来丰厚的收入,却也让他对自己的创作起了困惑:难道漆画就是不断地模仿油画,就是不断重复技艺?一定不是这样 。
他转头上山修起了漆园,专心在园子里发展自己的艺术 。漆园虽美,但很潮湿,海拔虽不高,冬季却冷到让人坐立难安,说是在这里生活和创作,其实更像是一种修行 。在漆园里诞生的作品,有如“礼器一般神秘而庄重”,“那是一种东方特有的仪容” 。
《锦衣》2002年
50cm×53cm
《锦衣》系列,灵感据说来自一批刚刚出土的织物 。唐明修选择在麻布上,直接让漆留下质朴而自然的痕迹 。
《虫书》2003年
85cm×116cm
《虫书》,在漆和银箔之下,古书的残页若隐若现 。那是他看到虫子把书给蛀了以后在想,那些文字都去了哪里?
《断纹》系列 2000年
170cm×170cm
还有《断纹》,那是他最具颠覆性的作品 。漆能千年不腐,要想在漆面上看到断纹,要么是年代太过久远,历经风霜的漆面断裂,露出了内在的麻布胎、木胎,要么就是做漆的人出现重大失误,是一件残次品 。
而唐明修的“断纹”,恰恰就是人为在制造“残损”,用人工的方法,制造出只有时间才能制造的痕迹 。他想让观者看到漆的另一面,是岁月沉淀之后的残缺之美 。
2015年,唐明修在暑假期间将学生带回漆园,让大家从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图片由《HOMELAND家园》杂志提供 。
2005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邀请唐明修下山,到美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本科和硕士的漆艺专业,十年间培养学生百余人 。
据说,曾有二三十个学生一起到医院打吊针,就因为对漆过敏 。医生认定是集体中毒,甚至要准备报警 。就在这种情况下,也没有一个学生转系或者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