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别问我是哪种人,问就是四个英文字母 。
“社交神器”MBTI人格测试最近火到什么程度呢?
话题#MBTI#在微博的阅读量达到12.5亿,讨论次数高达28.9万 。其延伸出的MBTI人格穿搭、MBTI表情包等等,都成为冲浪者们热议的内容 。

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文章插图
ENFJ、ESTP、ESFJ……如果你不知道这几个字母代表的是什么,那可能就不止于我们不是在同一片海冲浪的问题了 。而是大家在冲浪,你却在沙漠种仙人掌 。

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文章插图
毕竟在前几天MBTI测试上热搜的时候,整个部门的可爱同事们都凑在一起哼哧哼哧地做完了快一百道题,现在就差把谁是ENTP、ISFJ啥的整个小牌放在工位上了 。
不过,自打有了这个标签后,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上四楼也不累了,只要能遇到跟我的人格型相匹配的同事,一声仿佛是命中注定心灵互通的“Hi”便能扫清所有对上班这件事(×)的疲惫 。

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文章插图
但其实,像MBTI这种带有“自我认知”性质的测试,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
两千多年前,当别的哲学家在探究世界本源的时候,苏格拉底郑重其事地说: “认识你自己” 。
两千年后的年轻人不忘苏老师教诲,先是在五行和星座的迷宫中探寻答案,到2022年人们打开微博,终于发现诞生于80年前的MBTI人格测试,惊觉自己找到了认识自我的“金坷垃” 。
1921年,卡尔·荣格 (Carl Jung)根据自己对人类性格的长期观察,写了本书叫做《心理类型》 (Psychological Types),里面提出了4个维度,把人按照人格分成16种类型 。
1942年,凯瑟琳·布里格斯从费城某银行的人力资源经理那里学习了一些心理学测验的基本方法 。于是,她和女儿根据荣格的《心理类型》,开发出了这个80年后仍经久不衰的迈尔斯-布里格斯性格分类法 (英语: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简称MBTI)。

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文章插图
迈尔斯和布里格斯
如今,火爆全网的MBTI人格测试,让人们萌生了这样一种感觉:缘分是天定的,幸福是自己的 (划掉)你的性情似乎并不是天生决定的,这种主动参与测试后被划分的人格类型,好像更让人觉得“靠谱” 。而它的“容光焕发”,在社交网络时代被彻底催化 。
所谓 社交货币,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营销学教授乔纳·伯杰 (Jonah Berger)在《疯传》一书中提出的概念,它是用来衡量用户分享品牌相关内容的倾向性问题 。社交货币的观点认为,我们在微信和微博上讨论的东西就是代表着,并定义了我们自己,所以我们会比较倾向于分享那些可以使我们的形象看起来高大上的内容 。
简单来说,你朋友圈发什么,就代表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在微信中分享自己性格测试的结果,实际上则是展现、树立自己美好形象的大好机会,毕竟答案池里有很多的溢美之词 。
社交媒体时代,大家都需要夸奖和赞赏,都想要为自己立一个美好的人设,MBTI性格测试给了所有人一个机会,为共同造就了一场标签化的社交狂欢 。
最终这样在朋友圈等私域内的传播,扩大到了公域 。社交媒体上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MBTI表情包,还有好事的网友给各种影视人物、历史人物、甚至神话人物测MBTI 。

12.5亿次阅读的MBTI人格测试,心理学还是社交工具?

文章插图
面对全网火爆的MBTI测试,90后“胖虎爱吃香蕉”说:我前几天才刚做了这个测试,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觉得跟星座性格和运势解析之类的差不多 。这类测试的风靡其实就是为了满足人们从不同角度来认知自己的需求 。而且如果我不跟着测试的话,可能就跟同龄人没有话题可聊,毕竟现在它这么火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