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看了电影《我的姐姐》 , 旁边的女孩后半场一直哭 , 影片结束 , 灯光亮起 , 女孩还坐在那里哭了好一会 。
这部电影情感饱满 , 从一个姐姐的视角 , 来看待父母重男轻女的现象 , 父母在女儿上大学时坚持生二胎 , 突遇车祸年幼的儿子无人照顾 , 姐姐被推到了必须选择的十字路口 。
文章图片
亲朋好友几乎没有询问她的意见 , 一致认为:“你是姐姐 , 应该照顾弟弟 , 弟弟是你父母的希望啊 , 长大后要给安家立业的 。 ”
姐姐发出呐喊:“我跟他不熟 , 我也有自己的人生 , 我还要考研 , 你们谁考虑过我的感受 。 ”
她的声音 , 被淹没在吵闹之中 , 大人们认为她不懂事 , 伯父甚至要站起来教训一下她 , 难道姐姐拒绝抚养年幼的弟弟 , 真的是冷血吗?
文章图片
这个话题也被很多网友讨论 , 想来这也是戳中大家痛点的地方 。
有人说:“我的父母就重男轻女 , 他们对弟弟很偏爱 , 弟弟也一直欺负我 , 我真不明白 , 为何同一个父母生的孩子 , 待遇会如此不同 。 ”
也有人说:“父母对男孩给予高期待 , 认为男孩才是传宗接代的 , 甚至要求女儿跟自己一样疼爱弟弟 , 这不公平 。 ”
还有人说:“父母生下弟弟 , 并未经过姐姐的同意 , 可在父母离开后 , 姐姐却有了抚养弟弟的责任 , 姐姐真可怜 。 ”
在这里只想说 , 姐弟情是血缘的本来 , 父母偏颇的态度 , 才是矛盾的根源 。
1、父母坚持生男孩 , 让女儿从小缺失安全感
安然在年幼时 , 父母就提出想要生男孩 , 因为不符合计划生育的条件 , 父亲想到一个办法 , 让女儿假装残疾 , 走路时一瘸一拐 。
但女孩爱美的天性 , 让安然躲在家里悄悄穿上小红裙跳舞 , 刚好被来访的居委会阿姨看到 , 生二胎的指标也被取消 。
父亲气得对女儿一顿“竹笋炒肉” , 女儿则倔强地喊:“我不残疾 。 ”
父母的言行 , 犹如一面镜子 , 照出他们内心的私欲 , 也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女儿 , 你可以喜欢男孩 , 但不该用女儿的幸福来做代价 。
文章图片
心理学家乔尼斯·韦伯曾提出“童年期情感忽视” , 意思是父母在孩子童年时期 , 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爱 , 让孩子内心缺乏安全感 , 长大后 , 与人接触总是带着防御机制 。
这也是看电影时的直观感受 , 安然大学毕业 , 按理说社会阅历少 , 应该是比较单纯的女孩 。
但她身上体现出如刺猬一般的锋芒 , 遇到伤害自己的人 , 不管自己打得过还是打不过 , 冲上去就动手 。
哪怕对方是自己长辈 , 她也直言不讳 , 看到舅舅让弟弟学打牌 , 她毫不犹豫掀翻麻将桌 , 一点面子都不给舅舅 。
这样的行为 , 在长辈眼中是叛逆 , 但如果能站在安然的角度 , 就会理解 , 她只是在保护自己的权益 。
文章图片
因为童年时期缺失父母的庇护 , 她心里是缺失安全感的 , 也养成了靠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 , 哪怕受到伤害也不后退 。
2、姐姐并不讨厌弟弟 , 讨厌的是父母左右自己的人生
影片中 , 安然表面上对弟弟冷漠 , 内心其实并不讨厌弟弟 , 甚至暗生喜欢 。
弟弟睡着时 , 她会悄悄抚摸弟弟的眉毛 , 然后对比自己的眉毛 , 也暗喻血浓于水的亲情 。
- 《写作教练在你家》:帮孩子推开写作之门第2课——学会讲故事
- 《好奇心的力量》:你为什么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 期末作文《爱臭美的妈妈》,老师看了想见妈妈,妈妈看了飘飘然
- 《曾国藩家书》:治病不要乱服补药,艰苦生活可以磨炼筋骨和体质
- 《陪你一起长大》: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我们的孩子并不是超人
- 《我的姐姐》:作为女儿,你该为你的原生家庭无条件地付出吗?
- 《天堂回信》:天堂的爷爷,孙子的信,风筝给您带到了吗?
- 16岁儿子看《丰乳肥臀》,青春期孩子咋引导?妈妈给出标准答案
- 《产后调养院》:即使再有钱,在产科病房,公婆眼里依旧只有孩子
- 《以家人之名》齐明月:多少听话的孩子,活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