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二 )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结构分化:商品消费vs服务消费
疫情冲击阶段,服务业受到冲击最严重,而商品消费领先服务业复苏 。疫情期间,商品和服务消费均受到了直接的冲击,但是冲击的程度不同:高接触性服务(餐饮、住宿、交通、娱乐)> 耐用品(汽车、家具家电等)> 非耐用品(食品、汽油、服装鞋帽) 。疫情冲击后一个季度,在财政刺激的效应下,商品消费率先恢复并回到了疫情前水平,此后一直维持高增,此段时间美国消费驱动核心是商品 。而受到疫情的防控限制和劳动力的制约,服务消费恢复相对滞后和缓慢 。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2021年下半年以来,消费的重心从商品转向服务 。从缺口填补来看,美国商品消费已经透支,今年以来随着财政刺激的退出,美国商品消费进入见顶回落的区间 。分类别来看,在去年高基数的背景下,美国商品的实际消费同比增速已经转负,而服务消费尤其是高接触的服务消费仍有缺口,服务消费增速仍然为正,但斜率放缓 。美国消费的支柱逐渐从商品切换到服务 。
分类别来看,服务消费内部也有分化 。金融、医疗、住房服务等受疫情影响较少,且随着经济的复苏恢复较快 。然而,高接触性服务业(例如休闲酒店、交通、娱乐等)受疫情冲击最大,且复苏缓慢,当前仍有5%以上的缺口还未补齐 。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服务消费:防控放开后服务多久才能修复?
疫情第三年,美国经历了严格封控到逐渐放松到“躺平”的过程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美国也经历了严格的管控和防疫措施 。2021年防疫措施逐渐放松(虽然2021年下半年Delta变种的流行期有阶段性收紧),2022年以来防控严格程度进一步下行 。当前美国在鼓励工人现场办公的同时,对于公共场所出行、国内活动限制和国际旅行限制均有所开放,进入疫情后的“躺平”模式 。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虽然“居家令”已经放开了近三年的时间,但美国服务消费复苏仍然缓慢 。从服务消费的微观数据来看,虽然美国当前对于境内流动和出行都取消了严格的限制,但美国消费的复苏仍然缓慢 。虽然外出就餐情况随着限制的放松能够较快恢复(2021年下半年防疫政策收紧后,外出就餐人数有所下探,而后快速恢复),而酒店入住率和国内航班客流量距离疫情前还有缺口仍未补齐 。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躺平”后的美国消费 ——疫后海外那些事儿

文章插图
剔除价格的消费量来看,娱乐、交通、医疗保健还有缺口仍未补齐 。消费的最新数据来看,剔除通胀因素,实际消费量来看服务消费中的交通、娱乐等分项距离疫情之前还有近10%的缺口未能补齐 。拆分娱乐细项来看,缺口最大的分项为剧院、体育中心等需要聚集性的场所,而交通分项中的机动车和公共交通都有10%左右的缺口至今未能补齐,且今年以来有恢复放缓的趋势 。
美国服务贸易中的旅游、建筑等至今仍有约20%的缺口未能补齐 。从美国服务贸易出口来看,疫后第三年,部分服务贸易的分项仍然有较大缺口未能填补完全,例如旅游、建筑等需要人口流动的行业 。而金融、文化娱乐等可以远程处理的服务贸易已经大幅超越疫情前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