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大变革

_原题为:小切口 大变革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人民法院,法官年均结案数连续多年超500件 。这是案多人少的真实写照,也是宁夏法院高质量发展迫切亟需解决的问题 。
【小切口大变革】近年来,宁夏法院向外借助力、向内挖潜力,调思路、破常规、建机制、补短板,以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审判工作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2021年,宁夏法院法官年均结案257件,最多的法院达到598件 。2022年上半年,宁夏法院新收案件同比下降3.28%;结案同比上升20.21%;28个中基层法院有21个收案数同比下降,24个结案数同比上升;案件结收比同比上升15.95% 。
聚焦决策引路 凝聚改革合力
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是推动法院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
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坚决做到重大部署、重点工作和重要情况第一时间向最高人民法院和自治区党委请示汇报 。2020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加强诉源治理的实施意见》,特别将“民事行政案件万人起诉率”纳入地方综治考核指标体系,为宁夏法院整合融合各方力量,深化诉源治理注入强劲动力 。
好风凭借力 。宁夏高院印发《关于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联合自治区司法厅印发《矛盾纠纷诉前调解与诉讼衔接工作办法》,积极探索建立调解前置机制;召开全区第四次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推进“塞上枫桥人民法庭”建设,67个人民法庭全部入驻调解平台,法庭入驻率实现100% 。
近三年,宁夏法院先后与医疗、物业、银行、保险、金融、劳动等行业协会、行业调解委员会签订共建合作协议,广泛开展民事诉讼与人民调解“诉调对接”工作,对接特邀调解组织295个、特邀调解员1801人;织密基层解纷网络,积极参与无讼村(居)创建,设立法官工作室、审务工作站、巡回审判点347个;诉前化解纠纷17.59万件,占全区民事收案总数的37.8% 。
借助人财物统管的改革优势,宁夏高院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党委政法委、党委编办、检察院、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六部门,出台《司法警务辅助人员管理办法》《聘用制书记员管理办法》,将教育培训、工资福利、装备配置及日常办公等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确保司法辅助队伍整体稳定 。全区首批13个标准化人民法庭全部建成,基层基础建设提档升级 。
聚焦指导实践 巩固改革成果
“以前法官人均收案559件,繁简分流也缺乏科学的甄别机制,简单的案子快不了,复杂的案子也精不了 。随后,我们对繁简分流进行改革,实现了20%的速裁法官办理50%民事案件 。”金凤区法院院长黑晓虎说 。
近年来,宁夏法院通过力推案件繁简分流、探索审判辅助事务外包、强化科技赋能等综合举措,不断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成果,让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成为常态 。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部署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 。银川法院作为宁夏唯一的试点地区,出台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5+1”方案,细化制度规范、完善配套保障,试点规则体系逐步健全,试点改革效能得到有效释放 。
减去的是审判程序,增加的是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
金凤区法院成立11个“1+1+1”速裁审判团队,完善“电子+人工”的速裁案件分流机制,对简单案件实行“门诊式”庭审,建立“执行指挥中心+诉执团队+普执团队”繁简分流工作机制,将事务性工作集中办理,小标的额案件“简案快执”,大标的额案件“繁案精执”,执行工作一改往日落后局面,跃居全市法院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