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本土企业家 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 二 )


徐桂芬做的卤菜口味符合南昌人嗜辣的习惯,因此在开张的近半年时间里烤禽社生意一直不错 。那时南昌的卤菜店已有很多家,相互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在煌上煌烤禽社附近就开了好几家卤菜店 。徐桂芬意识到,自己的店应该推出独家的拳头产品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才能在竞争中取胜 。1993年夏,徐桂芬远赴浙江、广东等地,登门求教技术精湛的卤菜师傅和技术名家,请他们传授配料秘方和烹调技法 。回到南昌后,她作出一个选择???把酱鸭作为煌上煌烤禽社的主打产品 。
让徐桂芬始料不及的是,这只小小的酱鸭竟最终让“煌上煌”坐上了南昌乃至江西熟食品牌的“头把交椅”,成就了煌上煌烤禽社的成功 。
谈起酱鸭的历史,徐桂芬劲头十足 。“不要以为一只酱鸭很容易制作,当年我为做出这只酱鸭,进行了数百次实验 。”徐桂芬说,“一只酱鸭要加入30多种中药,经过几十道工序、约20个小时才能制成 。”
“在酱鸭做出来后,我把1000多斤酱鸭切成小块,分放在10几个大脸盆中,在南昌的闹市区和一些大街小巷分送给过往行人,让他们免费品尝,并要他们提意见,根据反馈的情况,我再改进酱鸭的口味 。”通过不断改进,徐桂芬调制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煌上煌酱鸭 。
免费品尝这招以前还没有哪家卤菜店做过,徐桂芬的做法不但完善了酱鸭的口味,还让路人吃过后留下深刻印象,很快提高了酱鸭的知名度,南昌人逐渐知道了煌上煌酱鸭,不少人被酱鸭的味道迷住而成为“煌上煌”的回头客 。
从1994年开始,煌上煌酱鸭的“魅力”日渐大起来,慕名而来购买煌上煌酱鸭的人越来越多,在一些节假日的前夕,买酱鸭的顾客甚至排队排到了马路中间 。酱鸭的热销也带动了店内其它卤菜的销售,煌上煌烤禽社开始加速发展 。
煌上煌烤禽社很少做广告,但却有着源源不断的客源,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煌上煌卤菜耳口相传的口碑赢得了顾客的心 。
从1995年起,为扩大规模,徐桂芬陆续在南昌市开设了几家煌上煌烤禽分社 。随后,煌上煌的烤卤熟食进入全省,并开始涉足外省市常目前在全国许多城市,地道南昌口味的煌上煌卤菜也和温州卤菜、潮州卤菜一样,占据了不少市场份额 。
回首创业路
煌上煌烤禽社在稳步发展,但仅凭煌上煌酱鸭这“一招鲜”不可能永远“吃”遍天下,徐桂芬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 。在不断开发烤卤熟食新品种的同时,徐桂芬还开始尝试进入熟食产业的相关领域,利用多元化增强竞争力 。
徐桂芬设立了江西皇禽食品有限公司,将卤菜熟食进行真空包装销售 。这样,不但能解决新鲜卤菜保质期短的问题,还争取到了新的客户群 。
1998年,徐桂芬看准月饼市场,推出酱鸭馅的月饼,很快得到市场的肯定 。在生产月饼的基础上,徐桂芬于2001年设立了煌上煌 。贝帝斯饼业公司,全面进军西点行业 。
如今“煌上煌”正在健康的成长,谈到“煌上煌”的未来,徐桂芬的设想是:到2005年,煌上煌集团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以肉食品加工为主业的企业集团,5年内实现产值、销售收入10亿元,跻身全国民营企业500强行列 。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徐桂芬更多地认为,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帮助她完成了“煌上煌”的创业 。但徐桂芬常说的一句话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也是她从商的一条坚定理念 。如果要分析她的成功,能吃苦、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才是徐桂芬开拓事业的关键 。
采访人员手记:
一只酱鸭不过十几块钱,徐桂芬历经9年却能在手中生出一个拥有近亿元资产的现代化企业,这样的成功似乎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