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党建持续发力  办好民生实事
本报采访人员  原韬雄
【激发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不搬咧!”在北曹家巷住了十几年的黄淑琴做了决定 。
北曹家巷位于西安市莲湖区青年路街道第一社区 , 大部分是建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老旧小区 。前两年经过改造 , 这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提升 , 居民楼做了防水处理 , 外立面也焕然一新 。可是不少居民还是想搬 , 为啥?原来 , 物业管理缺失、居住品质不高等问题一直存在 。“单说这小区院子 , 路灯不亮 , 全是杂物 , 车都没地方停 。真害怕倒退回老样子 。”黄淑琴的话代表着多数居民的心声 。
“老旧小区大部分都是小院落 , 规模小、住户少 , 管理投资大、收益少 , 让很多物业公司望而却步 。”青年路街道第一社区主任屈艳说 。今年4月 , 青年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经过多方考察 , 引进了北京愿景集团和家生活物业 , 实施老旧小区“连片物业”市场化管理 。
拆墙并院、照明提升、杂物清运 , 院门装了刷脸可进的“智慧云门岗” , 家庭维修也有了订单式服务 。街道还制定了党建引领红色连片物业的社区“微治理”方案 。“我们把物业管理融入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体系中 , 让党建红色网格和物业网格相融合 , 实现社区治理多方共建 。”莲湖区青年路街道办事处主任齐博闻说 。
“我和物业项目负责人在社区和物业公司交叉任职 , 同时把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也纳入了我们的网格员队伍 , 实现优势互补 ,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够更加快速处理 。”屈艳介绍 。小区的变化 , 让黄淑琴决定留下来 。
近年来 , 陕西坚持党建引领 ,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截至目前 , 全省通过老旧小区改造 , 已初步建立健全1500余个物业小区 , 成立了1000余个基层组织、2000余个业委会 , 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 。
创新法律服务  助力对外开放
本报采访人员  王乐文  原韬雄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 让深居西北内陆的陕西省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 。2018年 , 为促进国际合作、构建公平公正营商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 , 最高人民法院在陕西省西安市设立第二国际商事法庭 。通过多年努力 , 国际商事法庭的国际司法公信力日益提升 。
今年6月22日 , 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作为首家境外仲裁机构加入最高人民法院“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 。第二国际商事法庭案件管理办公室的电话急促响起 , 一位国外当事人恳切地说:“请国际商事法庭受理我方对香港国际仲裁中心所作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申请 。”此时 , 距离最高人民法院发出新增第二批“一站式”国际商事仲裁机构的通知还不到10天 。
国际商事法庭成立以来 , 一项项创新改革措施落地:首创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制度 , 聘请25个国家和地区的52名专家委员;建立“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 , 吸纳境内外12家仲裁机构和调解机构;上线运行统一的域外法查明平台 , 发布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有关不可抗力研究报告 , 帮助企业和司法机构了解相关规则和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