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研究:在婴儿期,宝妈变成话痨,宝宝更聪明
导读: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子女快乐成长 , 德育全能 , 未来的人生光芒无限 , 在婴幼儿期就注重各方面能力培养 。 每一位父母都曾经是孩子 , 他们也深知作为孩子最抵触爸爸妈妈什么 , 虽然社会发展时代变迁 , 但每一代孩子对父母总有相似的抵触 , 比如妈妈爱唠叨这件事 。
文章图片
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越来越有主见追求自我 , 而作为妈妈 , 出于对孩子的爱 , 出于保护或者恨铁不成钢 , 总会嘱咐督促不断 , 在孩子耳朵里就成了喋喋不休的唠叨 。 不过长大为人父母后 , 总会明白自己父母当年的用心良苦 , 只是方式欠妥 。 所以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决议不做唠叨爸妈 , 用最科学的方式养育孩子 。
樊登曾经讲过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里大多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 , 原因是 , 唠叨使人心烦 。 在唠叨中 , 孩子的自尊一步步降低 , 感到痛苦 , 以至于他明知到对也拒绝去做 , 这就是叛逆 。 他们用这种对着干的方式抵抗唠叨 , 获得父母的关注 。
文章图片
青春期的孩子面对唠叨会有叛逆抵触情绪 , 而对于不会表达或不会清晰表达的婴幼儿来说 , 妈妈的唠叨反而可以让他更聪明 。
麻省理工在2018年曾经有一项研究结果证实:婴儿期 , 那些爸爸妈妈不经常与之交流的宝宝 , 大脑中负责语言的区域脑白质 , 比那些父母经常交流的宝宝少得多 。
也就是 , 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聊天 , 对着他唠叨 , 有利于大脑发育 , 宝宝的潜在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 。
文章图片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的在0-3岁时是大脑发育快速期 , 这个阶段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 所以妈妈的唠叨不能完全随心所欲 , 也应该需要技巧 , 这样可以迎合大脑发育特点 。 虽然他并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成人与他的交流 , 也不会回应 , 这些都会刺激大脑深处 , 有利于提升语言等方面的能力 。 妈妈用对3个唠叨技巧 , 宝宝更聪明 。
01、持续交流
哈佛学院在2012年有一项研究 , 是针对早产儿 , 研究结果显示:早产的宝宝如果能经常听到妈妈的声音 , 听觉皮层发育良好 , 发育的也更稳定 , 这个结果在足月的宝宝身上同样存在 。
文章图片
出生一周的新生儿就可以分辨声音 , 在3个月以后就可以寻找声音来源 。 和宝宝说话的时候 , 他虽然不能说 , 可是会动来动有满足感 。 持续性地和他说话 , 他会清楚地记住妈妈的声音 , 甚至说过的话 , 在内心深处 , 都可以慢慢变成支撑思维行动的来源 。
文章图片
比如喝奶可以告诉他“要喝奶了”,换尿布告诉他“尿布湿了 , 宝宝不舒服 , 要换干净的”等等 , 起初可用简单的言语对应行动 。 慢慢地涉及到聊天式 , 逗宝宝开心等 。 围绕:我们现在的行动是什么 , 这样做理由 , 日积月累越来越多的词汇输入到宝宝在脑子里 。
02、眼神配合交流
美国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 , 通过研究得知:婴儿与成人之间经常眼神交流 , 婴儿脑电波会与成人通过眼神交流时达到同步 。
成人可以根据交流的内容预测宝宝什么情况下会笑 , 婴儿也可以通过大脑的预测和视线跟踪判断 , 成人什么时候会开口说话 。
- 分析|2022-2028年中国幼儿园(幼教)市场研究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
- 专注力|研究显示有这3个行为的孩子,长大会更有出息,你家宝宝有几个
- 家长|孩子吃饭爱挑食,可能是父母忽略了这些,悉尼大学研究揭开谜底
- 顺序|“老大傻,老二精”?研究显示:出生顺序对孩子智力确实存在影响
- 孕期|国际最新研究:孕期感染新冠病毒或不会感染胎盘组织从而保护胎儿
- 社会|上幼儿园最佳入园年龄并不是3岁,研究得出的最佳年龄你同意吗?
- 哄孩子睡觉!老外研究了2000个小时,总结了3个方法,还挺好用!
- 原则性|研究发现,这七种行为会导致孩子的“变笨”,父母千万不能疏忽了
- 时间|2021下半年备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二胎宝妈心路历程【49、50】
- 分析|2022-2028年中国幼儿园(幼教)行业深度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