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是什么意思 劳动关系和雇佣关系区别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承揽关系,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又有什么区别?
▌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运用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劳动关系的主体是明确确定的,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为劳动者 。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双方尤其是单位会承担较大的法律风险 。双方的权利义务除依法律和双方签订的合同确定外,还要根据工会与用人单位签订的集体合同来确定 。如《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中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 。
劳动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受到劳动法的约束 。为了更好的保障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对劳动关系的建立添加了强制性的要求,即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候必须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否则将承担很大的风险,带来诸多不利后果 。
是否属于劳动关系一般从以下三方面来分析: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
(二)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
(三)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劳动关系中一方是用人单位,一方是劳动者,而用人单位”必须是我国劳动法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 。“劳动者”同样必须具备合法的资格,所以个人与个人之间是不可能存在劳动关系的 。另外劳动者的劳动行为是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具体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 。
一般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收集以下证据来证明: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
(四)考勤记录 。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
▌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指提供劳务一方在一定或不特定的期间内,接受雇主的指挥与安排,为其提供特定或不特定的劳务,雇佣人接受受雇人提供的劳务并按约定给付报酬的权利义务关系 。
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可以是法人与法人之间的关系,自然人与自然人的关系,也可以是法人与自然人的关系,它的表现形式与内容是多样化的 。
所以相应的是,劳务合同是非要式合同,可以书面形式也可以口头形式 。法律法规对劳务关系主体的要求,不如对劳动关系主体要求的那么严格 。
劳务关系的双方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即经济关系,彼此之间无从属性,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没有管理与被管理、支配与被支配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各自独立、地位平等 。这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最基本、最明显的区别 。
劳务关系没有特定的规定,可以一次性即时结清或者按照阶段批次性的完成劳务报酬的支付 。
劳务关系中,提供的是具体的劳动成果 。劳务提供方须使用自己的生产资料或者工具为他人提供劳务 。
劳务关系作为一种民事关系,以意思自治为基本原则,当事人在合同条件的约定上有较大的自由 。劳务关系中的雇主一般也没有社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等等义务 。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对比
(一)主体资格不同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的,即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必然是劳动者 。劳动者是指符合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建立起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或民办非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