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愫说育儿(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文原创 , 版权归作者所有 , 欢迎转发分享 。
有一个人 , Ta十项全能 , Ta什么都好 , Ta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
从小到大 ,
父母总说:你为什么就不能像XXX一样?
老师总说:你们班真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学生!
《正面管教》的作者简·尼尔森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 , 认定若想要让孩子做得更好 , 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少年说》中 , 一位妈妈面对女儿的吐槽 , 理直气壮地给出了答案:“我知道我一直在打击你 , 因为我认为在你的性格里 , 其实你要不打击 , 你可能就会飘 。 ”
文章图片
原来 , 那些对我们寄予厚望的亲人/长辈们都是“用心良苦”——
1、他们相信骄兵必败 , 为了磨砺孩子 , 所以不断地打击 , 令其保持“清醒”和谦虚;
2、他们坚信只要帮孩子把错误和不足挑出来 , 孩子就能变得更优秀 。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你认为“打击+纠错”的教育方式是正确的吗?
《少年说》中 , 这位女生控诉妈妈总是拿“四项全能”的学霸女闺蜜跟自己对比(全班第一 , 全年级第一 , 全校第一 , 乃至全联盟第一) 。
文章图片
“你看你成绩这么差 , 为什么她会跟你做朋友呢?”母亲的话犹如一万点暴击 。
女孩哽咽道:“我说了我不适合激将法 , 你们老是打击我 , 我就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差 , 但是你们从来没有改过 , 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 , 都是先说我的差的 。 妈妈 , 孩子不是只有别人家的好 , 你自己的孩子也很努力 , 为什么你不看一下呢?”
文章图片
妈妈说:“你很棒 , 但是——”
注意!她要开始纠错了!
“你很棒”只是随口一说 , “但是……”后面才是重点 。
文章图片
但是——“我是属于比较客观的”、“你没有get到重点” 。
重点是——
“我肯定你”是没有用的 , “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才有用 。
我是对的 , 你是错的 。
文章图片
其实女生在台上的表述很清楚 , “我知道别人很厉害 , 我也很努力 , 可是为什么你从来没看到过呢?”
她只是渴望自己的努力被看到 , 被认可 , 但她的诉求却无法得到满足 , 妈妈始终在强硬地跟她讲“我都是为你好”的道理 , “强行”关闭了沟通通道 。
讽刺的是 , 这位学霸女闺蜜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也不够满意 , 她选择性忽略女儿已经完成得极好的部分 , 眼睛看向令她“不够完美”的短处——
“你看看你们班那些同学 , 每一个人体育都及格了 , 而你呢 , 什么都不行!”
文章图片
这类父母有一种类似于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恐惧心理:一个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 最后变成一个大问题 。
因此 , 一些家长常误认为能够及时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 代表着一种教育水平 , 以至于把孩子做对了、做得好的事情当成是理所当然 。
在亲子关系中 , 家长们对孩子的观察的确是有选择性的 。 观察到什么 , 决定了我们思考或准备什么 , 最终影响到我们去做些什么 。
孩子总是别人家的好!这是很多家长都容易犯的错误 。
- 新学期的第一次取舍:7岁小朋友的友谊,委曲求全还是抽身离去?
- 孩子考场花样百出,橡皮: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 过年给孩子买什么礼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的礼物不一样
- 快看看宝宝的指甲,出现这种情况赶紧看医生!
- 3种正确的英语启蒙方式,孩子很受用,“小白父母”必看
- 李玫瑾坦言:孩子调皮就对了,老实的孩子,20岁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 看完这套童话书《吃书的狐狸》,孩子说他爱上了阅读和写作!
- 父母常做的这些事,会让孩子的性格变得懦弱,容易被当“软柿子”
- 哈佛研究表明:智商高低与出生月份有关,这俩月份出生的娃更聪明
- “不哭才抱”的孩子怎么样了?看看过来人的案例,别毁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