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看大7岁看老,“过教”牛儿不会犁地,两句谚语藏着教育真谛( 二 )


严格来说 , 训练耕牛 , 必须是在小牛一周岁前开始并且还要学会 , 一头成年的牛在一岁前没有训练 , 是绝对不可以耕田的 , 这就是牛这种动物的“成长”为耕牛的自然规律 。 于是 , 人们从生产劳动的实践中就总结出这么一句话:“过教”的牛儿不会犁地 。
3岁看大7岁看老,“过教”牛儿不会犁地,两句谚语藏着教育真谛
文章图片
这句话道出了训练耕牛必须把握好时机 , 在规定的时期里完成训练 , 才能使小牛拥有耕地的本领 。
训练耕牛 , 亦可理解为对牛的一种“教育” , 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 。 由此联想到人的教育 , 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的成长规律 , 教育人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 教育人遵循了人的成长的规律 , 也就是教育规律 。 任何违背规律的事情 , 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
与训练耕牛必须在小牛一周岁以内这个关键的黄金时期一样 , 人的教育必须在三岁到七岁这个关键的黄金时期打好基础 , 否则基础不牢固 , 就会出问题 。
3岁看大7岁看老,“过教”牛儿不会犁地,两句谚语藏着教育真谛
文章图片
在基础教育 , 教育出现的严重问题主要表现为差生、学困生和厌学症 , 出现问题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小学中高年级至中学初一初二 。 一旦出现这些问题 , 严重的话 , 孩子的学习除非遇到“教育之神” , 否则绝大多数都是回天无力的 。
因此 , 家长们不但要重视孩子三岁到七岁的早期教育 , 还要特别重视孩子小学六年的教育 。 在这两个时期 , 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和学习品质 , 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并且有着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优良学习品质的人 。
“过教”的牛儿不会犁地 , 最后还是回到这句农谚上来 。 以前在农村 , 如果一头牛在小时候没有训练成为“耕牛” , 或者因为其“牛性难驯”而训练失败 , 那么这头牛的作用 , 充其量也只能作为“菜牛” , 等待它的 , 必然是被“屠宰”的命运 。
3岁看大7岁看老,“过教”牛儿不会犁地,两句谚语藏着教育真谛
文章图片
由牛及人 , 引人深思 。
人如果不能读书成才 , 那么大多数人的命运就此被分化 。 虽然不会像牛一样 , 成不了“耕牛”就被“屠宰” , 但也难逃另外一层意义上的“被屠宰”的命运——往往成为社会上普通的最低层的劳动者——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 , 过的是最低层次的生活 。
虽然人格人人平等 , 职业无贵贱 , 但其中巨大的差别 , 人人都看得到 , 感受得到 。 这就是活生生的社会现实!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 , 但愿能够从这两句谚语中体悟到其中的教育真谛 , 从而指导自己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 帮助孩子成就一个美好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