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8个重点项目签约 微山创业扶持( 二 )


还有《明晰产权起风波——对太原市一集体企业被强行接管的调查》的开头:
企业要求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府规定明晰产权,本来是件好事 。可太原市一家集体企业却因为明晰产权被所在区政府部门强行接管,陷于瘫痪 。该企业把区政府两个部门告上法庭,至今已一年多时间,早就超过了审结期限,可法院却迟迟不判决 。
前一段入笔先提问,后一段是采用叙述的方式直接暴露问题,都属于问题式写法 。
主体
前言之后、结语之前的文字,都属于主体 。这部分的材料丰富、内容复杂,在写作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结构的安排 。其主要结构形态有三种:
1.用观点串联材料
由几个从不同方面表现基本观点的层次组成主体,以基本观点为中心线索将它们贯穿在一起 。例如1999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民增收——山东省微山县调查》的主体就是这样的形态 。它由四个部分构成:“抓住了规律就抓住了根本”,“把握市场需求,发挥自身优势”,“围绕市场竞争,加强联合与协作”,“遵循价值规律,推进农业‘四化’” 。这四个部分是由标题所显示的基本观点贯穿起来的 。
2.以材料的性质归类分层
课题比较单一,材料比较分散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作者经分析、归纳之后,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质,将它们梳理成几种类型,每一个类型的材料集中在一起进行表达,形成一个层次 。每个层次之前可以加小标题或序号,也可以不加 。例如1999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调查报告《不信民心唤不回——从宁乡县五个乡镇的变化看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分别从原因、措施、启示三个方面着眼,写了三个大的层次 。其中原因又概括为五条,启示也概括为三条,又形成大层次下的若干小层次 。
3.以调查过程的不同阶段自然形成层次
事件单一、过程性强的调查报告,可采用这种结构形式 。它实际上是以时间为线索来谋篇布局的,类似于记叙文的时间顺序写法 。1999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采访人员调查”栏目发表的《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分别写了这样几层内容:12月6日15时35分,采访人员在北京站东侧出站口遇到第一个卖发票的人;过马路前,又遇到四五个卖发票的小伙子;过马路后,被一个穿棕色皮衣的卖发票者拦住纠缠难以脱身;在站前丁字路口东北侧又遇到几个卖发票的男女 。这种有清晰过程的写法,可以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 。
结尾
调查报告常在结尾部分显示作者的观点,对主体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升华,因此,它的结尾往往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 。常见的写法有下述三种:
1.概括全文,明确主旨
在结束的时候将全文归结到一个思想的立足点上,例如《关于邯郸钢铁总厂管理经验的调查报告》的结尾:
邯钢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必须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转换经营方式,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邯钢的作法为国有企业实行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提供了借鉴的经验 。
这样的结尾,提供了清醒的理性认识 。
2.指出问题,启发思考
如果一些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如果限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作者也不可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只要把问题指出来,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或者启发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是很有价值的 。例如《暗访北京站前发票非法交易》一文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