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8个重点项目签约 微山创业扶持( 三 )


采访人员随后又转了几个地方,16时10分从北京站前离开 。在这40分钟里,碰见了大约20名卖发票的不法人员 。听口音他们大都是外地人 。从言谈举止可以感觉到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 。在广场、路口维持秩序的公安、保安人员不少,也许是司空见惯了吧,采访人员没有看到他们出面制止这种不法行为 。
对发票非法交易的现象,到底该由谁来管,怎么管?作者指出这一问题,相信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
3.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在揭示有关问题之后,对解决问题提供一些可行的建议 。例如1999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专题调查《人情消费,让人如何承受你!》就写了一个建议性的结尾:
在人情消费已成为一种风气的情况下,制止大操大办单靠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很难从根本上奏效,如喝喜酒,往往是通知范围大了人们反感,范围小了没接到通知的人也有意见 。遏制人情消费,建立新型的人际关系,倡导社会新风,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 。首先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提倡新事新办,勤俭持家,厉行节约,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人际关系 。节日期间,报纸、电台、电视台可举办专题栏目、节目进行宣传,文化部门应挑选一批优秀的影片(主要是婚丧嫁娶新事新办方面的)在各乡镇、村巡回播放 。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 。其次要制定社会规范 。在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红白理事会,推行节俭办红白喜事 。建立约束机制,对人情消费进行引导、规范、管理 。三是严格稽查 。对大操大办甚至借机敛财的干部要严肃处理,直至在新闻媒体上曝光 。
提出了三条建议来解决人情消费的严重问题,其中不乏切实可行的措施 。
微山第三中学乱吗不乱 。山东省微山县第三中学是一所具有优良传统的学校,团结协作,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永不满足,是一所绿色生微山县第三中学态的学校,是市级规范化学校,是市级文明单位,该学校并不乱 。
微山会发展成什么样?其实,我对微山的感情很少说出来,但是看着这外面的世界,想的最多的也就是微山,只有这么一个名字 。突然,想到了一个宏观的思想,也感觉自己很可笑,为什么微山的发展就那么的垃圾呢 。虽然一切都还不错,但是为什么做不强,做不大 。
其实,反过来想想,我们出去了,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家的呢?想,是一回事,而回去了没?好象又是只身在外吧 。所以我感觉我们走出了家门,虽然并没有忘了根,但是还是没能做到所谓的努力,很悲哀的情绪 。
微山,其实说实话,并没有什么,所以想着它的发展观还是很无奈的 。那么一点的弹丸之地,却被临边的城市挤兑着,在那些耀眼的光芒下,又有多少人能看到微山的这星星之火呢,虽然可以燎原,但是也是需要时间的吧 。
而又回过来想想,在外的大学生又是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愿意回家发展的呢,闲待遇不好,环境不咋地,人文不行,关键这个根就是我们的落脚点啊,我们怎么去改变它呢,在未来,这个家乡还是蛮有自己的特色的,毕竟这里的小吃很特别啊,怎么能忘了我们是吃的这个饭长大的呢?毕竟我们性子里面还有那湖水的洗涤啊 。前辈们懂得的是向前冲,杀敌 。而我们,向前冲了就不再回头了,离家出走之后,只是把家乡写在了心里,就跟余秋雨似的,背井离乡后,连那语言也都忘了,没有什么地道而言,又怎么写那些文字给大众看呢 。
微山,养了我们这么些人,是悲哀,还是必然呢?
我们是不是还没能力呢?看着这边的发展,我真觉得很可悲的就是他们这边竟然可以做到那么的强大,没想到中国竟然还会有这样的一座城,这样的招商引资是从哪来的呢?其实我明白一个问题,在家里的观念是政府和事业单位很牛B,而企业单位相对是做陪衬了,而在这边,政府和企业单位是互通的,事业单位反而很靠背 。毕竟政府服务于企业,而企业又在养着政府,这点他们都懂,而这边所提供的环境也确实是独特的,毕竟在这边,看着那些写字楼,看着那些厂房,又怎么能不让他发展呢,在这里,三十年前如一日,那些旧掉的砖墙,都是在楔刻一种历史 。那些古老并不是凋零,而是繁茂的象征,越老反而越象酒那样醇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