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停地催催催,可能才是孩子拖延的“元凶”( 二 )
拖延人之常态 , 但不能形成习惯
快起床了!
快洗脸呀!
快吃饭啦!
快上学啊!
……
这个情景相信很多家长都很熟悉 , 每天我们像个喇叭一样 , 播放着相同的内容 , 催着娃从起床到上学到做作业到睡觉 , 一天也就这样过了 。
文章图片
有时候在催的过程中 , 家长感觉与其催还不如自己做 , 速度也快 , 还不会被气得半死 , 例如衣服帮孩子穿了 , 鞋带帮孩子绑了 , 饭给孩子喂了……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 , 饭来张口的习惯也就不奇怪 。
长此以往 , 孩子就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心理和习惯 , 对自己的事缺乏参与感 , 总是很有“耐心”地等着家长来“解围” , 父母帮忙越多 , 孩子越磨蹭 , 自理能力越差 。
在孩子小的时候 , 我们可以优雅说或原谅说 , 孩子还小 , 这只是他下意识的行为 , 但是长此以往下去就容易养成孩子散漫 , 没有自律性格 , 做事效率低下 , 缺乏组织和计划能力 , 长大了进而影响他的学业事业!
也就是说催促并没让孩子生成一个什么时候做什么事的内在节奏 , 大人不催——孩子不动;大人小催——孩子小动;大人吼着催——孩子才动 。 孩子变成了只会依赖其他人的行为作为判断标准 , 难以构建出自信能力 , 在人际关系中善于处于被动!
那么 , 我们该如何引导孩子 , 解决孩子这种拖延磨蹭情况呢?
不催促 , 把自由还给孩子
其实很多孩子对时间感知比较缺乏 , 对于他们来说 , 1分钟和5分钟并没什么差别 , 我们平常不断提醒孩子现在的时间 , 却很少让孩子自己去注意时间 。
我们经常说的“赶紧”、“快点”这些脱口而出的“催”词 , 孩子根本没有的时间的经验 。 其实 , 要让孩子具备“时间感” , 就是要让孩子知道在规定时间内 , 自己可以做哪些事 , 可以去到哪里?就像孩子下课玩耍 , 他清楚下课时间大概多久 , 除了上厕所外 , 还可以做什么事 , 铃声一响 , 身体和专注力都要回来了 。
又如“5分钟”是个明确时间 , 当你跟孩子说:“我再给看5分钟 , 时间一到了 , 就马上去做作业” , 闹钟的铃声就是给孩子的提醒 , “滴答滴答”孩子对时间有了大概感知 。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要管住嘴 , 控制自己不去催促 , 唠叨 , 让孩子自助力小芽慢慢破土成长!明确孩子与父母界限 , 自己事情自己做 , 培养他的自主意识 , 提升自主能力 , 与孩子多进行愉快沟通 , 给孩子合理选择权利!
用行为引导行为 , 批评教育训斥不能解决问题 , 只会导致更多问题 , 让孩子承担后果 , 对自己行为负责权力!
【父母不停地催催催,可能才是孩子拖延的“元凶”】养育孩子 , 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 与其牵着它费力往前走 , 不如换个心态 , 与孩子一起 , 慢下来 , 一起聆听鸟语花香 , 看山川河流 , 数繁星点点 , 等你破茧成蝶的一天 。
- 父母|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宝妈|如果流露出5个迹象,父母不用藏着掖着,说明你把孩子教育的很棒
- 那些让父母省心的孩子,100%都具有这项能力
- 孩子如果出现下面几点,证明是被父母宠溺坏了,要赶紧纠正
- 感受过父母的无条件的接纳,会让人生发出一种力量
- 打分|11岁男孩给父母打分,爸爸10分,妈妈0分,评价标准很“无奈”
- 给孩子“剪蛹”的父母不是爱是害,破茧成蝶才是最好的成长
- 生活|80后独生子女心声,“四个父母”不是难题“两个孩子”才最发愁!
- BaBa|送娃上幼儿园前,不能光是孩子做好准备,这4点父母也要做好
- 仪式感对孩子成长的意义重大,马上就要过年了,这些事父母别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