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却依然养不好孩子的3个原因

原创|希希妈
一大早 , 4岁的二宝就开始哭闹不止:“我不想上幼儿园!我不想上幼儿园!”我在厨房做饭 , 听到后赶紧跑过来 , 安慰他说:“妈妈知道你不想去 , 可是你不想和你的好朋友玩了吗?他们都在幼儿园等你呢 , 跟你一起滑滑梯 , 踢球 。 ”
二宝根本没有听进去 , 仍然一边哭一边喊:“我就不要去幼儿园!” , 劝了两次没有效果 , 加上赶时间 , 我顿时火冒三丈 , 狠狠地对他说:“听不懂话是吧!哭吧!哭也没用!天哭塌了也得去幼儿园!”
话音一落 , 结果可想而知 , 二宝哭声更大了 , 我头都没回地去了厨房 , 继续给老大做饭 。
这时我听到姐姐被弟弟的哭声吵醒了:“妈妈 , 好吵!烦死了!”
最后 , 我在哭声 , 吵闹声中 , 心烦意乱地去上班了 。
儿子从生病休息了一周后 , 连续三天了哭着吵着就是不去幼儿园 , 大人怎么劝都不行 。
我既是幼儿园老师 , 又是有点育儿经验的二胎妈妈 , 看了很多育儿书籍 , 听了无数个育儿讲座 , 当儿子哭闹不止的时候 , 当年看过的书 , 明白的那些育儿真理都跑到了九霄云外 , 回应孩子的却成了威逼利诱 。
相信很多家长也会像我一样 , 当时醍醐灌顶的育儿方法论 , 为什么一到关键时刻就只会发脾气 , 讲道理了呢?
就像人人常说的“明明懂得了很多大道理 , 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
我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三个:
1、“道德许可效应”
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叫“道德许可效应“ 。 意思就是说 , 当自己对某一件事有了明确的道德判断后 , 反而更容易违背 。
很多家长喜欢研究育儿书籍 , 关注了很多大V , 经常看他们的文章 , 听育儿讲座 , 懂了很多育儿理念 , 但是在实际做法中 , 不能知行合一 , 违背自己的道德判断 , 对孩子发脾气 , 打骂 。 这就是“道德许可效应” 。
明明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却依然养不好孩子的3个原因】看了很多育儿书 , 听了无数的育儿知识讲座 , 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还是自认为学了很多育儿知识 , 就是育儿高手了?
2、书中理想的方法论不会应用
书中很多方法论看起来简单 , 但是应用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
比如 , 在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 , 讲述了很多尹老师对女儿媛媛的“无痕教育” , 育儿理念更是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 。 而有的读者就会评论:“尹老师的女儿很乖 , 跟我家孩子完全不是一种性格 , 这些方法我也试了 , 不管用啊!”
有些家长意识到了每个孩子的差异性 , 但是并没有真正明白方法论背后的道理 , 所以就会出现不会应用的情况 。
这就像死记硬背了数学公式 , 却不会做数学题一样 。
明明看了很多育儿书籍,却依然养不好孩子的3个原因
文章图片
3、思维定势
家长们是否曾经有那样一瞬间 , 觉得打骂一顿真管用啊!孩子立刻就把玩具收好了 , 立刻就道歉了 。
有了这样的经验 , 在之后管教时 , 头脑中就会产生一种思维习惯“打骂一顿是最有效果的” 。 所以即使明白了很多育儿方法 , 也会习惯性地拿出以往的经验来管教孩子 , 很难摆脱原有的思维习惯 。
这在心理学中就叫“思维定势” 。 遇到问题 , 会按照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 , 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 , 除非不断地进行刻意训练 , 否则很难打开思路 , 找到创新的办法 。
这也就能解释当儿子一直哭闹不想上学时 , 我在早上时间紧张地情况下 , 对我来说行之有效地办法就是 , 利用大人地权威对孩子进行吓唬和逼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