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怎么对付苍蝇蚊子,古人如何防止蚊虫叮咬?优质

【古代夏天怎么对付苍蝇蚊子,古人如何防止蚊虫叮咬?优质】这两天全国各地气温骤增,又到了西瓜、空调双双享受的美好时光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耳边的嗡嗡声,那就是苍蝇和蚊子的侵扰 。其实古人也深受苍蝇蚊子之苦,就连最逍遥不羁的庄周也十分的厌烦蚊子,他曾说过,文蒙纳夫则空虚不媚也 。幸好我们现在有蚊帐、蚊香、花露水等工具,让我们可以很好的防蚊虫叮咬 。而古人又是怎样对付蚊虫的呢?其实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翠沙之愁,这愁就是文章的意思 。
《后汉书》中也曾经有记载过,夏多文贫无愁拥债为作帱这句话很好理解,意思就是说即使贫穷的人买不起蚊帐,也要借钱去买蚊帐 。有钱的人家还会在蚊帐的色彩、装饰、纹样、质地等方面精心设计,以彰显身份地位 。但是蚊帐的功效是有局限性的,只能保证人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不受蚊子侵扰,但是人们也不可能每天都躺在家中,躺在蚊帐里 。所以智慧的古人为了防蚊虫,还想到了另一种方式,那就是熏香 。


古代夏天怎么对付苍蝇蚊子,古人如何防止蚊虫叮咬?优质

文章插图
古人们通过烧艾草以达到驱蚊的目的,人们将艾叶拭去灰尘,晒干储藏,需要的时候取出少许点燃驱蚊 。不少人还会用艾叶水泡澡,让身上沾染艾滋的味道,蚊子就会自动远离 。但是人们又发现,烧艾叶这种方式不仅时间短,根本无法长时间作用,而且呢,还伴随着十分浓烈的味道和烟气 。因此人们开始琢磨将艾叶制成不同的形状 。
最后人们发现将艾叶、蒿草等揉搓在一起编织成草绳,每次使用之前将最前端点燃,这样燃烧的时间久了,而且烟气也不是那么的大,所以这就是我们现在蚊香的来源 。到了清朝时期,不少地区的蚊香中还会加入微量的砒霜和硫磺,以达到杀死蚊虫的效果 。古人们留心生活,发现了雄黄酒也能够驱蚊避虫,于是有些在山林中耕作的农夫还会在出门前涂些雄黄酒在身上 。
另外,现在不少人随身佩戴的驱蚊手环,其实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类似的驱蚊方式,香囊 。大家印象中的香囊似乎总是规格女子与书生的定情之物,其实不然 。香囊的别名为容臭,这个臭可不是我们现在对于难闻气味的定义,而是所有气味的统称 。在古代,不仅仅是女子,男子也会随身的佩戴 。
香囊是一种不论身份地位,几乎人人都有的配饰 。在香囊中,除了花瓣等香料,人们往往还会在香囊中放置藿香、薄荷、八角、茴香等馅料,目的也是为了驱蚊虫好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古代人对付苍蝇蚊子的方式无非有这几种,第一种是蚊帐,第二种呢是烧艾草,慢慢的这种方式变成了现在的蚊香,第三种就是佩戴香囊 。那么这种方式慢慢的变成了现在的驱蚊手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