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恭的真实长相 兰陵王长什么样优质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被夹在三国两晋和隋唐的中间,本该是收这些朝代的影响而被人孰知,然而它却因此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里,那个时代烽火连天,英雄辈出,充满了诗意和悲情,他就是——南北朝 。

高长恭的真实长相 兰陵王长什么样优质

文章插图
而在这个时代中,将星云集,我们今天所要讲的人,便是这个朝代中的一个人物——北齐兰陵王高长恭!
高长恭(公元?~573年),姓高,名肃,字长恭 。北齐世宗文襄帝的第四子,东魏大权臣北齐奠基人大丞相高欢之孙,封为兰陵王,算是皇室宗亲,用现代惯用的称呼就是王爷 。
现代的社会,有一个词叫颜值,而兰陵王在当时,乃至在整个古代都是一个颜值超高的人,他与潘安、宋玉、卫玠同为古代四大美男,同时,兰陵王虽然没有画像,但对于他的美貌,在史书上是有迹可循的,《北齐书》上说他“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旧唐书.音乐志》上说他“才武而面美”;《隋唐佳话》上说他长得如白得想美妇人一样……
其实,总体来讲,兰陵王的美丽是一种阴柔的美,而并非那种崇尚武力的美 。
当然,他一生的传奇,并不仅仅是因为他的相貌,还有他的武艺,在一点上,民间还有一个传说,说他因为长得太过柔美,不足以震慑敌人,因而每次出站都要戴上一副狰狞的面具 。不过,至于兰陵王到底戴不戴面具,专家学者有很多说法,比较常见的就是说他并不戴面具,因为《北齐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长恭免胄示之面”,而这里的胄值得是头盔,而当时的头盔是可以遮住脸的,所以很多学者认为民间之所以会有这样的传说,是因为受《兰陵王入阵曲》舞者脸上所佩戴面具的影响 。

高长恭的真实长相 兰陵王长什么样优质

文章插图
而提到《兰陵王入阵曲》,就不得不提到他最著名的一场战役——邙山大捷,公元564年十二月,北周军起兵二十万,大举攻北齐 。
这次的战役焦点在洛阳——北周军以全军围攻洛阳将近两个月而不克 。北齐以段韶、斛律光、高长恭为帅领兵救洛阳 。总兵力大约八万 。齐军从晋阳疾驰而来,很快就到了洛阳城下,两军在洛阳的邙山遭遇并就此开始战斗 。当时齐军抢占了山坡的高处,段韶在左,斛律光在右,兰陵王领中军 。
战役开始,周军以步军为前锋,向前猛攻,齐军步步收缩,向山上退去 。等周军的战线逐渐拉长,势头开始衰退的时候,齐军阵后的精锐从两翼开始了猛烈的反攻,周军顿时支持不住,溃败下来 。
这时,兰陵王独领五百精骑杀入敌阵,穿透重重敌军,直抵洛阳城下 。洛阳城中守军不知来者为谁,不敢开城,兰陵王脱下头盔(即兜鍪),仰面示之 。城中认出是兰陵王,欢呼声震天,遂开城与城外的援军共击周军 。
在内外夹击下,周军十几万大军全部崩溃,不可收拾 。洛阳邙山之战,以北齐的大胜而告终 。兰陵王一战成名,威名远扬 。《北齐书》记载:“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之曲》 。”
世传《兰陵王入阵曲》,与后世的《秦王破阵乐》并称 。其面具据考证为唐代歌舞戏乃至后世京剧脸谱的源流 。
而他的光辉不光是在武艺上,兰陵王最让人尊敬的是他爱兵如子,《北齐书》上记载:“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享之” 。同时,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次,高长恭入朝,仆人们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 。高长恭回来后,谁也没有责罚;史书上,还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兰陵王初到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告发高长恭贪赃枉法,高长恭因此被免官,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 。高长恭听说此事后道:“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 。”便找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