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利与弊详解

1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利与弊详解
什么是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从字面上看,它是一个可以自动控制发动机熄火和点火的系统,简称Stop & START,STT 。搭载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临时停车时会自动熄火 。当需要前进时,系统会自动重启发动机 。其核心在于熄火和启动的自动控制 。它可以尽可能减少发动机的怠速空旋转时间,以减少不必要的油耗,减少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 。为了保证乘客的舒适性,发动机关闭后,电池会更换皮带轮,为发动机冷却风扇和车空调节提供运行动力 。发动机启停技术的优缺点抛开环保节能减排的说辞,我们使用自动启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为了省钱 。【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利与弊详解】很多人认为在城市道路上频繁熄火/启动会增加油耗,达不到节油的目的,其实不然 。当车辆短暂停车后再次起动时,由于发动机处于正常工作温度,起动阻力较小 。而且,起动时,发动机的飞轮在起动机的帮助下起动 。此时起步的油耗只相当于怠速0.7秒,所以理论上停车0.7秒以上可以省油 。如果停车时不熄火呢?一般1.4T发动机怠速油耗在2.7L/小时左右,我们可以算成2l/小时 。换算后,怠速10秒消耗5.5 ml,平均在一个红绿灯处等待60秒,不算启动的油耗,11个红灯可以省下一罐可乐(355ml)的油 。长此以往,能省下多少油!德国博世公司之前做过发动机启停技术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平均节油率在8%-15%左右,而且越拥堵、排量越大,效果越明显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也进行过类似的测试,结果是节油率达到7%-27%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不是完美的 。一项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是同时存在的,制造商往往会强调它的优点,而忽略它的缺点,甚至不提它们 。发动机频繁启停确实是对发动机的磨损比较大,但它们都忽略了一点——发动机的磨损大部分发生在冷车启动的时候 。发动机80%以上的磨损来自冷启动瞬间,正常怠速磨损约20% 。但自动启停的工作环境是热启动,只有发动机在短暂停机时才临时熄火 。此时发动机温度还很高,机油粘度小,流动性强,容易附着在零件上 。这个时候,磨损不会很大 。电池启动器维护成本高 。虽然对发动机没有太大的损伤,但发动机自动启停技术还是有其弊端 。发动机频繁启停会对起动机、电池等相关部件造成损坏 。虽然所有带有自动启停系统的车辆都会使用增强型起动机和电池,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们的故障会比没有自动启停系统的普通车辆高 。同时,增强型起动机和电池的维护成本会高于普通起动机和电池 。这就带来了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此外,由于发动机频繁反复启停,对油品质量要求更高,进一步增加了维护成本 。用户体验差容易积碳 。不同品牌不同车型的自动启停系统设计不同 。部分车型启停逻辑不太好,干预时间不准确 。有时长时间停车的启停系统不起作用,但在收费站刷卡时,一个轻微的刹车就让它不请自来 。此外,起步时的噪音大、振动大也是乘客最诟病的缺点之一 。此外,如果堵车严重,发动机长时间停止工作,燃烧室温度会降低,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和石蜡会形成附着在气缸内壁的积碳 。如果油不好,情况会更严重 。积碳会增加油耗,削弱动力 。这是一个自动启停功能,旨在降低油耗,但会增加油耗 。2发动机启停系统有哪些禁忌
随着汽车各种技术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的要求,很多厂商也开发了一些功能,启停系统就是其中之一 。发动机启停系统应该注意什么,发动机启停系统有哪些禁忌?上坡和下坡时不要使用启停系统 。作为一辆车,在坡道上突然停车很容易发现一些事故,起步时启停系统比较慢 。当车主松开刹车并打开系统时,很可能会打滑 。此时由于发动机制动力不足,无论上坡还是下坡都很危险,所以车主在行驶时要注意 。堵车不需要启停系统 。在大城市,上下班时经常发生交通堵塞,这已经是走走停停了 。如果开启启停系统,应该会在“享受”走走停停的过程中增加一种挫败感,会让你看起来更讨厌,带来更高的油耗,所以车主最好在堵车的时候关闭这个系统 。夏天凯空不建议调整时间 。车主建议夏天开空的时候不要开系统,因为车主停车的时候发动机会熄火,也会来空停止降温 。这时汽车变成了蒸笼,当检测到车内温度与设定值相差太大时,发动机就会自行启动 。本来是为了省油,结果真的是油耗多了 。使用该系统时不要加油 。因为系统工作的时候,看起来好像之前关了,实际上是在启停的时候关的,随时都有可能 。如果在这个时候加油,很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事故,对车主和加油站都会造成一定的威胁 。因此,加油前请车主彻底关闭燃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