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在临产前还能做哪些活动呢


孕妇在临产前还能做哪些活动呢

文章插图
有的孕妇,刚有一点腹坠,就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敢动,静等着生孩子 。这种做法过于保守 。其实,初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以下,经产宫口开大2厘米左右,均可下地活动 。适当的活动,能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消化,增进食欲,增加食量,为分娩宫缩提供能源,有利于产程的进展 。
另一种人,则认为“越活动越生得快” 。于是,在临产前就下地不停地走 。最后,精疲力尽,腿累的又肿又硬,这种过激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生孩子的快慢,绝不取决于走多少路 。关键是迫使胎儿出来的宫缩力的强弱 。过度的走动与劳累,耗尽能量,不但不促进分娩,相反,由于精力耗尽,还可导致早产 。尤其在初产妇宫口开全,或经产妇宫口开大4厘米以上,仍在地下走动者,则有将胎儿生出坠地摔伤,引起脐带断裂及子宫内翻等意外的可能 。
孕妇在临产前还能做哪些活动呢因此,临产前采取上述任何一种偏激作法均是不妥的,应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产情进展阶段,动、静结合,既要充分休息,又要适当的活动 。当孕妇有以下情况时应绝对卧床休息:
合并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内膜炎及心力衰竭;体温超过38℃,风湿病活动期,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或有头痛、头晕、眼花、胸闷、气短等抽风(子痛)先兆症状;重度浮肿、下肢静脉炎;产前出血,阴道出血多于月经量;胎位不正,横位、臀位、或头位临产胎儿头没出;早破水,以防站立时脐带倾羊水流出——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胎心增快、减慢、变弱、或羊水内混有胎便 。
预产期到了,预示着孕妇快临产了 。但预产期只是孩子出生的大概时间,实际临产日期可以提前或延后1-2周,所以不能仅凭预产期来判断孩子出生时间,应根据孕妇临产前的一些征兆来确定是否上医院待产 。
有些孕妇认为,现代的医疗技术发达,特别是城市里的医院多,医务人员多,临产时再去医院也来得及 。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因为孕妇一旦临产,身体将发生极大的变化,特别是一阵紧似一阵的宫缩,将使孕妇疼痛难忍,如果此时身边没有亲属的照料,心理负担加重,这对孕妇的分娩极为不利,而且由于剧烈的疼痛,产妇已难以照料自己,甚至难以行动,如没有别人的帮助,情况会变得更为难堪 。
孕妇在临产前还能做哪些活动呢
那么什么是分娩前的最可靠的征兆呢?在分娩前24-28小时内,子宫颈口开始活动,使子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而经阴道排出少量血,并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而排出,这种阴道流出的血性粘液便是我们俗称的“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可靠征兆 。因此孕妇在预产期已到,并已有不规律宫缩的时候,应及时的发现这种征兆,特别是发现靠阴道口的短裤处有潮湿不适的感觉时,应立即查看短裤上有否血性分泌物,如有则应刻不容缓地去妇产科医院,以防不测 。
腹痛 。
一般在临产前2周左右,产妇就出现不规则的肚子发紧和疼痛的感觉,此为子宫收缩 。这种子宫收缩一般不超过半分钟,并且不规则,经休息后可以减轻或停止,故称之为假临产 。如果产妇的腹痛逐渐增强,持续时间延长,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腹痛一阵紧似一阵,就预示着快临产了 。
破水 。由于子宫收缩加强,子宫腔内压力增高,促使羊膜囊破裂,囊内清亮淡黄的羊水流出 。
一般破水后很快就要分娩了 。应立即让产妇取平卧姿势送往医院分娩,千万不可直立或坐起,以免脐带脱出,造成严重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