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开心理保护的屏障


“运用自我心理防御机制处理不良情绪,就如同打开了心理保护的屏障,是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 。
”在2月25日的“2006心理健康大课堂”上,北京

如何打开心理保护的屏障

文章插图
回龙观医院副院长杨甫德详细介绍了11种不良情绪的处理要诀 。
他在讲座中谈到,人们通常有一些不合理的观念,比如认为,“一个人应该被他人喜欢和称赞”、“只有很有能力与成就才有价值”、“事情不如意是很可怕且悲惨的”、“过去的经验决定了现在,且永远无法改变”……这些不合理的信念积蓄起来就成了情绪障碍,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 。
“忧虑就像一件脱了套的毛衣,你越抽,它就越长 。”杨甫德以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人们想要摆脱忧郁而又毫无头绪的心理,“但是,如果能建立起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能轻松化解这些苦恼 。”
“回避法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消极逃避,而是暂时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避免纠缠于越理越乱的矛盾中不能自拔 。”
“自慰法是指利用合理化的理由解释事实,变恶性刺激为良性刺激 。”
“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就越大 。所以可以用低调法,尽量不设难以实现的大目标,而是分阶段去建立不同的目标,增加心理满足感而不是挫败感 。所谓常立志,不要立长志 。”
“代偿法即用另一个目标代替原来的目标 。积极代偿是建设性的,而过分代偿则会更远地脱离实际 。”
杨甫德还介绍了转视法、幽默法、宣泄法、升华法、替代法、归咎法、暗示法,他说,这些方法如果恰当使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达到心理平衡 。
这场名为《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的讲座,是2006心理健康大课堂系列讲座的第一场 。此后的每月第三个星期六上午将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两场心理学、精神病学免费专家讲座 。内容包括如何识别抑郁症和消除抑郁情绪、情绪舒缓及悲伤处理、成瘾行为及预防、如何缓解学习压力和考前紧张情绪、大学校园中的危机干预等 。
讲座由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中外专家和北京市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主讲 。讲座持续到2007年1月20日 。


心理训练四法
卸掉孩子不爱学习的黑锅



我的儿子今年9岁,智商正常,但他经常丢三拉四,记不住老师说的话,生字今天学了明天忘,甚至照抄课本也会抄错,我们对他真是想尽办法,常常罚他多写几遍,有时候也打骂,但那也没有用,照样记不住,他怎么这么不爱学习呢,我们该怎么办呢?一家长
专家答:你的孩子可能患有学习能力障碍,是家长特别重视的一个心理问题 。
【如何打开心理保护的屏障】学习能力障碍是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儿童心理障碍三大问题之首,父母们普遍“望子成龙”,一旦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就难免感到焦虑,失望,甚至对孩子采取偏激行为 。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学习能力障碍不是“不爱学习”,也不是智商的问题,而是获得知识渠道(如视、听、读、写、运动、计算等)发生暂时性的阻碍,与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某种失调有关的一种疾病 。
学习能力障碍症并不可怕,只要接受科学系统的治疗,有超过50%的人可以完全康复 。
但是,由于这类孩子常被误认为“不爱学习”、“笨孩子”,家长会指责甚至打骂孩子;有的则拼命给孩子请家教、补课,这都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和人格发育造成阴影,合并自卑,抑郁等其他心理障碍,换言之,孩子越小,家长发现得越早,往往恢复得越快效果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