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一场,有今生没来世


父母子女一场,有今生没来世

文章插图
【父母子女一场,有今生没来世】陆苏

叶倾城素以唯美浪漫而又不乏理性与深刻的文字征服读者 。她的散文多取材于平凡生活的真实感悟 , 以女性特有的感性、细腻和聪慧给读者带来愉悦和启迪 。

01

我从不曾带我爸出门旅游过 。

当他年轻我还年幼的时候 , 旅游是一个没有人听说过的词 , 中国人的字典里只有探亲、回老家和出差 。作为大学老师 , 他和我妈偶有出差机会 , 也不方便带小孩 。小别几天 , 等待、对未知的盼望、远方的幻影 , 混杂在一起 , 共同注解了“向往”的意思 。每次他们回来 , 我们三姐妹都欢天喜地 。

我们曾举家在暑假走过亲戚 。真的是“走” 。交通不便的年代 , 去哪里都只能搭公交车 , 要等好久 , 慢 , 还挤死人 。一大家子 , 万一有几个挤上去了几个没挤上去 , 怎么办?所以 , 我爸总看看地图 , 说:不远 , 走过去吧 。

我记得 , 我们从橘子洲头走到橘子洲尾 , 再走回来 。那天正好是我不方便的日子 , 走得太远 , 把大腿磨破了 , 之后的每一步都在摩擦伤口 , 令它伤上加伤 。痛得眼花缭乱 , 痛得什么良辰美景都看不见、记不住 。直到多年后 , 我在长沙工作 , 再去橘子洲——咦 , 这条路没有我记忆中那么长嘛 。腿上的疤痕现在还隐隐有影子 。

到我成长到能独立出去游山玩水 , 他还是盛年 。同一个夏天 , 我在福建沿海玩了大半个月 , 他带着我妈走甘肃青海 , 回来后对我盛赞白银女子 , 我到现在都想一睹她们的芳容 。我去过的城池他都没去过 , 他见过的山水我都无缘 。我们的旅行始终不曾有交集——他六十出头便去世 。才退休一年多 , 还在兴致勃勃地制定退休计划 , 命运把他的计划书一把抢过去 , 撕了个粉碎 。

02

只是 , 有一个地方 , 是他很想去的 , 他反反复复跟我说过好多次:台湾 。

那个年代 , 对我们来说 , 中国台湾是比美国更遥远的存在 。邻居间 , 有在美国做过访问学者的;同学里 , 好多在考托福想赴美留学的 。我初中时候听台湾电台放的流行歌曲 , 被我爸严重警告:偷听敌台是要坐牢的 。有两位台湾飞行员带机飞回大陆 , 更证明了台湾的水深火热 。我读过与之相关的小说《大海的下面是泥土》 , 信以为真 , 很同情台湾人民 。过好多年 , 才想通 , 作者当时自己也没去过台湾 。

最严厉的禁制总是引发最无耻的罪行、最甜美的想象 。我爸说:他对台湾很好奇 。其他地方也没去过 , 也好奇 , 但台湾是最好奇的 。因为 , 其他地方说不定有机会去 , 台湾是肯定没机会了 。

他说:“最不能去的地方最想去呀 。”

到台湾开放旅游的时候 , 我第一时间想到了我爸 。我们终于全家逛了台湾:看了花莲的鲨鱼 , 买了红珊瑚串 , 小吃没有传说中那么好吃 , 买了好多凤梨酥和面膜送人、自用 。

台湾没什么 , 不过是个美丽的岛 。除了我爸 , 台湾不是我家人的梦想 。唯独他 , 没有去 , 逝者无法成行 , 对于他 , 台湾永远是“最不能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