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崩溃叫“一放就醒”.....

回过头来看之前的跳妞育儿之路,当我历经辛苦哄睡她、抱着这个两个月大的小天使轻手轻脚走到床边,准备把她放床上睡的时候,总会在最后一刻听到跳妞的扯嗓大哭 。回过头来看之前的跳妞育儿之路,当我历经辛苦哄睡她、抱着这个两个月大的小天使轻手轻脚走到床边,准备把她放床上睡的时候,总会在最后一刻听到跳妞的扯嗓大哭 。
几乎每次都是以她的嚎叫和我的沮丧开始下一轮新的哄睡 。此时,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跳妞,你是身上长雷达了还是根本没有睡?为什么我每次打算放你下来你都会知道呢?逗老娘玩儿吗?
怎样?这个场景很有共鸣是不是?从后台收到的留言来看,“一放下就醒”几乎是婴幼儿睡眠问题中仅次于“奶睡”“夜醒”的大难题,接下来我们就从婴幼儿发展的角度来读懂孩子“一放下就醒”的四大原因 。

有一种崩溃叫“一放就醒”.....

文章插图
宝宝“一放就醒”的四大原因
宝宝的睡眠会受到自身感官发育多方面的影响,睡眠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发育 。找到根本原因,你会发现解决了的不止是宝宝的睡眠问题 。
【1】
内耳前庭
有一种崩溃叫“一放就醒”.....

文章插图
跳妞很警觉,落地醒很多时候发生在宝宝刚离开我身体一点、但未完全到床上的时候 。今天,我在回望当初放宝宝到床上时的动作,真是大错特错:我是先把她的头放下,再把身体平放在床上 。
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个“头先下”的动作,让宝宝感觉自己的身体失去平衡——就像我们成人有时梦见自己掉到坑里的感觉一样――体位的改变使身体里的平衡系统立刻拉响警报,使宝宝立马惊醒来维持自己的身体平衡 。
改善建议:科学严谨的内耳前庭活动会减缓宝宝在放下时的坠落感,这是解决落地醒的根本 。
此外,改善放下的方法也可以减缓落地醒现象 。建议放下宝宝时先缓慢降低大人的重心,当宝宝的脚贴近床面时先让脚着床,再让屁股着床、然后是背,最后是头部,等宝宝躺平稳后缓缓抽出手 。
【2】
原始反射
有一种崩溃叫“一放就醒”.....

文章插图
新生婴儿都会有原始反射,而有些反射会因为宝宝被刺激到脊柱而被激发出来 。想想我们在把宝宝放床时的抱姿是怎样的:
一手托着宝宝的头颈一手托着腰臀位置,你是这样吗?如果是这样,宝宝的脊柱很容易受到我们托腰臀的那只手的动作而刺激到脊柱,激发了宝宝的原始反射 。
另外,如果宝宝浅睡眠中是臀部先着床,那么,宝宝的脊柱被第二次刺激到 。因此,很多宝宝会在放床时或刚放床后出现扭动身体、大哭的情况,其实这是我们在不经意间激发了宝宝的原始反射 。
改善建议:睡眠专家都推荐婴儿应该在床上入睡,这样就避免了放下时刺激他们的原始反射进而干扰睡眠 。镇静反射促进婴儿的早期睡眠,但是也有一些反射会干扰婴儿的睡眠,甚至会延续到幼儿甚至成年 。
这些干扰睡眠的原始反射如果能够得到更好的抑制,则婴幼儿的睡眠会大为改善 。但是原始反射的抑制非常复杂,几乎涉及婴幼儿发育的各个方面 。建议家长们经过专业人士为宝宝一对一做的生长发育评估后,再实施改善方法 。
【3】
身体紧张
有一种崩溃叫“一放就醒”.....

文章插图
刚出生的宝宝总是蜷缩起他们的小胳膊小腿,睡着时身体好像总不能平稳的躺在床上,这些都是宝宝身体紧张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