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宝宝补钙存在的4误区


家长对宝宝补钙存在的4误区

文章插图
【家长对宝宝补钙存在的4误区】专家提醒宝宝合理补钙,平时要多饮白开水,多吃黑木耳,少吃鱼肝油,少吃糖,少吃豆制品,而且睡前不宜喝牛奶 。但家长在给宝宝补钙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4个误区 。
误区1 验血、验发判断是否缺钙
纠正:验血、验发查钙不靠谱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保健科医生江帆指出,很多家长叫医生给孩子验血,测测是否缺钙,实际上根本不科学 。我们身体里99%以上的钙含量分布在骨头和牙齿里,除此以外的钙处在体液环境内 。人体有调节能力,血钙和骨钙之间是动态的,当缺骨钙时会动用钙质进入血液里,所以一般血钙的状态是正常的范围,单独测血并不能确定是否缺钙 。
测头发看是否缺钙的方法就更不靠谱了,因为头发污染等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检测结果 。
家长对宝宝补钙存在的4误区
最好的测量方法是双能量骨密度检查仪检测,准确率高,但成本也高;用得更多的是定量超声骨密度检查,但这只是一个筛查指标,需要更多考虑膳食营养、本身摄入的钙量是不是足够来综合判断是否缺钙 。
误区2 孩子长得高不必补钙
纠正:高不高都要补,长得高更要补
部分家长对补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这项由世界卫生组织上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合作中心和钙尔奇小添佳携手进行的“中国儿童身高调研”结果显示,26.4%的家长认为孩子比同龄人高了,认为钙就是长身高了,已经高了就不需要补了 。专家指出,补钙不仅仅是身高的需要,人的肌肉发达与否、血液正常与否、消化功能的好坏与免疫力的高低等都与钙有着密切的关系 。
另外,孩子长得比较快的时候,反而更需要补充,因为长得快以后,骨骼需要的钙量增加,这个时候反而更需要补,以防营养跟不上 。
误区3 青春期后再补钙
纠正:从小就要开始补钙
调研发现,17.5%的家长认为,等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再补钙即可 。江帆认为,青春期孩子钙需求量的确很大,因为此时骨骼迅速生长,但这不意味着从青春期开始才需要补钙,孩子补钙应从小开始,建议从4岁开始 。
她称,虽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母乳喂哺要到孩子2岁,但事实上我们中国人母乳喂养的大概在孩子1岁左右吃了主食以后就急剧下降了,奶的摄入量很少,钙的摄入量显然不够 。
4岁是一个转折点,4岁以后孩子奶吃得更少了,此时需要特别注意补钙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4~10岁的儿童每日钙摄入量为800毫克,但他们每日钙摄入量为240~300毫克 。家长可以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每日钙摄入量,结合自己孩子的饮食合理评估,看孩子需要补充多少毫克的钙剂 。
误区4 担心补钙过量
纠正:
一般合理补充离超量很远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儿童每日钙摄入量为:
0~6个月为400 毫克,6 个月~2 岁为600 毫克,3~9 岁为800 毫克,10~12 岁为1000 毫克,13~15 岁为1200毫克,16 岁~成年为800 毫克 。江帆称,一般钙片的补充剂量约三四百毫克,即便加上喝牛奶所补充的钙质,离我们所说的最大补充量(2000毫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除非孩子把钙片当糖一样误服,否则一般的合理补充不会超量 。
【独*家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