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pig的baby时光


老pig的baby时光

文章插图
我小时候常常放pig、放牛,给小鸡拔小鸡草、赶鸭子、鹅下河 。
但我和牛最亲近,它善良、忠厚、勤劳,尤其在绵绵的细雨里,我打着伞陪着它在田埂边散步,虽然雨水打湿了我的裤子,但看着它香香地啃着湿润的青草,我就异常地惬意、开心 。
还记得有一回牛正上坡儿,姑姑和我都骑在它的背上,姑姑故意往后仰靠,我才5、6岁呀,怎抵得住姑姑倾斜下来的重力,我拼命地叫嚷也无济于事,结果被摔个仰面朝天,两眼冒金星!
乡下的日子很辛苦也很清苦,上中学,我要骑50里的路,还要加上一段崎岖的山路 。要是赶上雨季,就麻烦大了,不仅浑身透湿,一双鞋还会变成沉重的大铅鞋,如果想轻装前行,就须猛一踢腿,鞋上沾的泥巴才会飞出老远 。泥泞的山路让我吃尽了苦头,本来是我骑车的,有时候却成了车骑我--车轮上沾满了大泥巴!
好不容易过完了吃咸菜求学的少年时光!
北京的日子却也并非是想象中的诗情画意 。
做编辑,一本接一本地编辑大部头的工具书;做采访人员,一个接一个的完成采访任务;做自由撰稿人,又一篇接一篇对付邀约文!
一次又一次从终点回到起点,一次又一次从谷底又升到了浪尖 。
一次又一次地搬家,最让我痛苦最舍不得丢弃又最笨重的却是这些陪伴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书籍 。
一次又一次找寻开始,却依然走不出这段文化苦旅 。
【老pig的baby时光】开书店、批发时尚杂志;开陶艺酒吧,25万元差不多赔掉一大半!后悔那钱何不用来买个安身立命的一小居?!转而又老老实实地再操笔干起老本行,幸好适逢INTERNET新时代,我又因之焕发了勃勃生机 。
唉,儿时的我对未来充满了希冀,在牛背上打嗑睡都梦想着登上北京的天安门,现在,要不是陪乡下年迈的父母去完成他们心底的一个夙愿,又哪里有闲暇想得起去天安门广场走一回?更别说也像普通的老北京们一样去放一回风筝?
没钱买房子,没条件结婚,没能力养孩子,否则已近而立的我早就抱上“亲亲我的宝贝”了!
不过,我已做好2003年抱上baby的准备,我属pig的,就叫未来的他一声:pig baby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