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三个妈妈里,就有一个尿失禁!产后“盆底肌修复”真的有用吗?
产后漏尿,是每个妈妈觉得尴尬又难以逃避的话题。
女星谢依霖就曾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是“漏尿狂魔”。“边笑边尿,边喷嚏边尿,边咳嗽边尿……”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她的痛苦和无奈。
文章插图
一、30%的产后女性都有“笑尿了”困扰杭州的王女士四十岁出头,是个二胎妈妈,大宝已经读初中,小宝刚满一周岁。
自从生完二宝之后,王女士就频繁出现运动漏尿的情况。询问身边的朋友之后,大部分人都说自己生完娃之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漏尿,但是过一段时间就恢复正常了,所以王女士也没有太在意。可是,最近出现的情况却让王女士越来越尴尬,不仅大笑时漏尿,有时轻轻咳嗽一声也会漏尿。由于是夏天,穿的衣服少,王女士不得不每天垫着卫生巾出门,生怕别人知道自己漏尿。但是,漏尿的次数多了,王女士身上就会出现一股尿骚味。因为担心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自己,王女士越来越少出门了,甚至出现了社交恐惧症……
“笑尿了”曾经是流行一时的网络用语,可是,对于漏尿的女性来说,“笑尿了”却一点儿也不好笑。
国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在11%-57%。据统计,我国成年女性中患有尿失禁的人群比例已经高达30%。当然,也不光是成年女性会遭遇如此尴尬的问题。北京地区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成年男性的尿失禁发病率也有12%。不过,相比较之下,成年女性尿失禁的人数还是远远超出成年男性,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女性和男性的生理构造不同导致的。
文章插图
女性的生理构造比较特殊,无论是怀孕还是分娩,都会加重盆底肌承受的压力。如果在分娩的时候,盆底肌被过度拉伸,引起损伤,就会导致盆底肌无力,难以支撑括约肌,最终尿道无法正常闭合,出现尿液漏出的情况。
而且,不仅是怀孕、分娩会导致盆底肌无力,女性来月经、年龄增长、产后压力大等,都会对盆底肌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使膀胱颈下降,加重尿失禁的症状。
此外,肥胖人群、缺乏运动人群、糖尿病患者、老年痴呆患者、多发性硬化患者、帕金森患者和中风患者等,也会面临尿失禁的窘况。
二、盆底肌修复,真的能是治疗尿失禁?如今,月子中心成为年轻一代女性坐月子的最佳选择。同时,打着“产后盆底肌修复”这个幌子的机构也赚得盆钵金满。
确实,产后盆底肌损伤导致漏尿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只不过,盆底肌修复是否有必要做,还得思量思量。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妇科中心副主任孙智晶教授指出:盆底肌修复是指在女性产后通过非手术的方式,恢复盆底肌的收缩能力,同时预防漏尿和盆腔器官膨出的一种方式。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行产后盆底肌修复,具体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定。对于有的女性来说,虽然在妊娠和分娩的时候,盆底肌受到了一定的损伤,出现了松弛,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之后是可以恢复的。如果在产后42天左右,依然出现漏尿等盆底肌松弛的情况,就需要及时干预了,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科学的手段,进行盆底肌修复锻炼。
文章插图
孙智晶教授还提醒,不要为了产后盆底肌修复交智商税,一般来说,医生会对需要进行产后盆底肌修复的女性进行一个评估,包括盆底肌力和阴道收缩压等方面,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治疗。目前,可以选择的治疗盆底肌松弛的方法有电刺激、生物反馈、中医调理等。
- 母则刚|“生二胎你后悔吗?“听听下面妈妈们的回答,让你很感动
- 因为|头胎和二胎入盆时间有什么不同?二胎妈妈很着急!
- 付柯炳|爸爸姓“付”,妈妈姓“柯”,给娃上户口,民警:这名酒后取的?
- 胡里|爸爸姓“周”,给五胞胎取名自认好记,民警:喝了多少酒取这名?
- 午餐|幼儿园老师发午餐照秒撤回,眼尖家长发现不妥,群里一下子沸腾了
- 婴幼儿该不该频繁理发的三个原因,宝妈能从中发现宝宝的健康情况
- 孩子们|老师让孩子画“妈妈的睡姿”,不料画风各种写实,宝妈:回家挨打
- 准妈妈们|怀孕后别忙着高兴,这件事要趁早做,不然以后生孩子医院都不接收
- 妈妈们|除了去医院,孕妇怎么判断腹中胎儿是否还活着?
- 儿子|爸爸给儿子取名“东风”,护士手误少写一笔,妈妈笑称:不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