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口吐奶时该怎么办 新生儿吃奶最怕五件事

很多新手妈妈发现“宝宝总有吐奶”的情况,特别是新生儿时期,经常在吃完奶后吐奶,有的甚至是一大口一大口的吐,这让宝妈们很苦恼,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家宝宝生病了?因而万分紧张焦虑 。
新生儿吐奶一般发生在第一个月,随着宝宝的生长发育,吐奶情况会逐渐减少 。不少新手妈妈会有疑问:为什么新生儿宝宝更容易发生吐奶呢?

宝宝大口吐奶时该怎么办 新生儿吃奶最怕五件事

文章插图
新生儿宝宝吐奶的原因有“两大类”
吐奶的原因有很多,归纳一下,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性原因”两种;有些情况宝妈们可以自行处理,不要担心,但有些情况必须及时就医,防止宝宝发生窒息 。
1. 生理性原因
① 新生儿的喉软骨还未发育好,吞咽能力欠佳,因此在宝宝吃奶的时候,特别是奶很多的时候,不能及时吞咽,就容易引起吐奶;
② 新生儿消化道发育不完全,连接食管的贲门括约肌松弛,而连接肠道的幽门括约肌紧张,因此吃进食道的奶水容易通过食道,从嘴巴溢出来,造成吐奶;
③ 喂奶姿势不正确,很多新晋的宝妈没有掌握正确的喂奶姿势,也容易造成宝宝吐奶 。
2. 病理性原因
当然,如果宝宝在吐奶的同时,伴有其他症状,比如腹泻、发热等,或是伴有长期体重不增,甚至体重减轻,精神状态欠佳,长期吐奶没有改善等,就可能是宝宝存在其他健康问题了,那就必须带宝宝及时去就医了 。
预防新生儿吐奶,“拍嗝”并非最佳办法,这几招比“拍嗝”好用
我们都知道,如果宝宝吐奶,误吸入气管,是很容易引起宝宝窒息的 。因此妈妈们一定要注意预防宝宝吐奶的发生,防止宝宝吐奶,除了拍嗝,还要避免出现下面这些“错误做法”,可以试试这几招“正确做法”做好预防 。
1. 喂奶姿势不正确
一个月以前的小宝宝,很多新手妈妈没有经验,容易出现给宝宝喂奶的“姿势”不正确,这是导致宝宝吐奶的一个常见原因 。
正确做法:妈妈们最好采取抱着宝宝的方式喂奶,头略高、脚略低 。
  • 如果是母乳喂养,要让宝宝含住整个奶头,最好是含住乳晕,防止吸入空气,造成吐奶;
  • 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宝宝,除了要采取正确的喂奶姿势外,还要注意奶粉的温度,适宜的温度能够让宝宝更好的消化吸收,也能在一定程度起到预防吐奶的作用 。
2. 喂奶后没拍嗝
不少妈妈不会给拍嗝或是拍了几次都没拍出来,就不再给宝宝拍嗝了,但其实这样会加重宝宝吐奶,让宝宝不舒服 。
正确做法:
为了防止宝宝在吃奶时吸入空气,引起吐奶,喂奶后“及时拍嗝”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宝宝打嗝了,才能减少宝宝消化道内的空气,减少吐奶的发生 。
给宝宝拍嗝的方法有两种:
  • 坐式:让宝宝靠在妈妈的腿内侧坐下,妈妈一手扶着宝宝的头,另一只手放在宝宝的背部,手掌呈空掌,然后轻轻从下而上叩击,帮助宝宝把嗝拍出来;
  • 竖式:妈妈抱着宝宝,一手托头、一手托臀,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膀上,宝宝的头靠着妈妈的脸,妈妈的手掌呈空掌,由下而上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把嗝拍出来
3. 喂奶时机不对
很多宝妈认为,宝宝吃奶是随时随地都能进行的,其实不然 。很多宝妈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会为了安慰宝宝而喂奶,这是非常错误的 。
因为当宝宝哭闹时,气管张力增大、腹腔压力也增大,很容易造成吐奶,甚至是呛咳、发生危险 。
另外当宝宝困倦的时候喂奶,也容易因为宝宝状态不好,而造成吐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