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家长不要忽略孩子早期的心理建设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的人格培养是在孩子懂事之后 , 因而忽视了婴幼儿早期孩子心理建设 。
其实 , 婴幼儿期是我们人格成长的关键期 , 在这一时期每个阶段婴儿都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任务 。 如果这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 发展任务未能完成 , 会对今后的性格产生很大的影响 。
0-6岁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家长不要忽略孩子早期的心理建设
文章图片
婴幼儿期是我们人格成长的关键期 , 分为3个阶段 。
第一阶段(0-1.5岁):无条件关注
这时的婴儿处于无生存能力的状态 , 需要妈妈无条件关注 。
0-6岁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家长不要忽略孩子早期的心理建设】这时婴儿的世界里只有妈妈 , 但对妈妈来说重要的事情还有很多 , 比如工作、家务或者娱乐等等 。 在无条件关注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时 , 婴儿会在内心深处对妈妈产生怀疑:我对妈妈是最重要的吗?我是值得存在的吗?婴儿产生结论:我不如你的工作、家务或者麻将重要 。
因此 , 随着他的成长 , 一直无法确认自己是另一个人心里最重要的人 。
长大后的影响:
长大后的他若在感情中体会到自己是另一个人世界的中心 , 会迅速进入热恋 。
但是这种状态不能持久 , 因为每个成年人都有自己的社会任务 。 除了热恋期 , 其他时候他再也无法成为另一半NO.1 , 所以这种期待一定会落空 。
成年的他又一次体会到“原来我真的不能成为另一个人心里最重要的人” , 然后会对占据另一半关注的事物(比如工作、电视、游戏、朋友等等)产生嫉妒和愤怒 , 这背后其实是在表达“我多么希望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潜台词是:我希望成为你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人 。
当一个人希望从伴侣身上索取安全感时 , 其实他是无法看到伴侣的真实存在 , 也会忽视伴侣的需要 。
0-6岁是人格成长的关键期,家长不要忽略孩子早期的心理建设
文章图片
第二阶段(1.5-3岁):一定的尊重和自由
一岁半左右 , 婴儿第一次产生了“我”的概念 , 也进入了第一叛逆期 。 在这个阶段如果吃饭、睡觉、休息自己说了都不算 , 都是抚养者说了算 , 婴儿就会体验到自己任何一部分都不受自己的控制 , 自己只是个“傀儡” 。
当婴儿“做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 , 就会产生疑惑''我能做自己吗?我能替自己做主吗?''当想替自己做主,却无法替自己做主时 , 就会产生痛苦 。
长大后的影响:
与其有需求就痛苦 , 不如没有需求 , 于是婴儿会放弃自己的需求 。
但在第二叛逆期会发生一些转变:面对很强的外在控制感(来自抚养者) , 一部分孩子在第二叛逆期(青春期)叛逆成功 , 逃出了抚养者的控制 。 这类型的人会变得特别有主见、独立、倔强 。
而另一部分人在第二叛逆期叛逆也失败了 , 不敢再表达自己意见 , 只会执行任务 。 在亲密关系中 , 他会渴望特别多的自由 , 对任何的控制 , 产生了天生的厌恶感 , 因为小时候已经承受太多了 , 所以长大了不愿意再多承受一点点 。
此外 , 这个阶段也是孩子内化规则的关键时期 。 父母制定的规则会使孩子产生规则意识 。 规则意识一定程度上是好的 , 但是要适度 。 规定特别多的人 , 意志力会特别强 , 但也比较固执、缺乏变通;规定少的人 , 会比较灵活 , 会容易轻松的放过自己 。
而且 , 过强或过弱的规则都会让婴儿对控制度产生反感 。 小时候缺少自由 , 那么长大了就会拼命从别人要自由;从小一直被妈妈强迫 , 没有被妈妈尊重 , 那么他长大后就特别需要别人的尊重 , 特别讨厌别人强迫他 。 在亲密关系中他会过度的向对方索取尊重和自由 , 同时 , 难以给对方尊重和自由 , 逼迫对方妥协 , 对方就会体验到被控制以及不被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