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为什么被称为秦王而不是皇帝?( 二 )


始皇帝是秦国的君王,也是中国的第一位皇帝,他建立了千秋万代的基业 。秦始皇固然伟大,但是也有他不仁义的地方,也许是贪欲太强,他对权力的掌控是绝对的 。自始皇帝去世后,秦国江河日下 。特别是随后的秦二世胡亥即位后,秦国的情况更加堪忧 。胡亥没有继承他父亲的优良基因,反而懦弱又贪婪,他在任期间不理朝政,只管寻欢作乐,大权都落在了赵高的手里,胡亥在赵高的调教下,比秦始皇还要残暴,制定了严苛的刑法对付百姓 。
从他们提拔官员的标准“税民深者为明吏,杀人众者为忠臣”,就可以想见一二 。
赵高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将李斯取代,然后又被杀掉,直到死前李斯才明白过来,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多么愚蠢 。临终前还幻想着与儿子“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不久,胡亥也面临着相同的抉择,胡亥被赵高残忍害死前,希望赵高能够放过自己一马,而他当时唯一的愿望是做一名普通百姓 。但是,赵高才不会心软,对胡亥心软无疑是自找死路 。
赵高正是看透了胡亥的懦弱,才敢肆无忌惮地将胡亥玩弄于股掌之中 。
胡亥之后,又是谁将继承大秦的江山呢?这个人就是秦王子婴 。子婴也就是秦王子婴,他的出生年不详,姓嬴,名子婴,一说名婴 。秦王子婴的身世谁也不清楚,其实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就是《史记》,就连 一向严谨的太史公司马迁也不能将子婴的身世记载得十分清楚,甚至在他的文章中还出现了前后矛盾的现象,如:
“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 秦王”而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又是这样记载的:“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史记·李斯列传》 。
子婴又被称为秦三世,在他身上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他的身世,他和秦始皇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些问题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无法解开的结,子婴被称作是秦三世,但是谥号又是秦王,那么想必大家心里都很疑惑,这个子婴究竟是秦始皇的什么人?在历史上通常有下面几种说法:秦始皇的孙子;其二,秦始皇的弟弟;其三,秦始皇的儿子;其四,秦始皇的侄子 。
秦始皇只有一个弟弟,名叫成蟜,这个弟弟在秦始皇还没有即位之前就去世了,子婴又是哪里冒出来的?但是《史记》上又有对秦王子婴的记载:“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司马迁在《史记》里将他描写成秦始皇的弟弟,让人摸不着头脑 。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又在《秦始皇本纪》记载:
“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将他描写成胡亥的兄弟,一会儿是始皇的兄弟,一会儿是胡亥的兄弟,太史公前后矛盾的说法,让大家一头雾水 。“公元六年春,正月,王莽祀上帝于南郊,又行迎春、大射、养老之礼 。
三月,己丑,立宣帝玄孙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婴,广戚侯显之 子也 。
【子婴为什么被称为秦王而不是皇帝?】年二岁 。”这里又把他说成是秦始皇的侄子 。时至今日,大家仍旧不知道秦始皇和子婴是什么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