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婴为什么被称为秦王而不是皇帝?

不管是在中国历史还是秦国的历史上,秦王子婴都是不容忽视的一个人,他在秦国有着尊贵的血统,子婴其人很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他的身世却一直没有弄清,就连一向谨慎着称的太史公也没能记录清楚他的身世,因此他的身世也就成为了一个谜 。
秦王子婴,他的出生年不详,姓嬴,名子婴,一说名婴 。秦王子婴的身世谁也不清楚,其实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就是《史记》 。可以说子婴是秦国为数不多的仁义的君主 。提起亡国之君,我们能够数得上来的人,实在是他多了,大部分都对亡国之君的印象都不是特别好,但是作为秦朝的亡国之君——子婴,似乎就是一个例外,他是既仁爱又节制,聪明又谨慎,他的去世让人惋惜叹惋,他的遭遇也让天下人替他感到可怜 。
最早记载子婴事迹的就是太史公的《史记》,但是太史公不知道什么原因,对子婴的身世说得不清不楚,甚至还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地方,对子婴其身世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二世之兄子说”,《秦始皇本记》:
“立二世之兄子子婴为秦王”;第二,“二世兄说”,《六国年表》:“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 。子婴立,刺杀高,夷三族”;第三,“始皇弟说”,《李斯列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 。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
以上是三种说法,而这三种说法之中,最流行的一点就是第三点 。
“二世兄子说”是比较可靠的,也就是说他是胡亥的兄弟扶苏的长子 。从东汉的班固一直到近现代,很多学者都同意这种说法 。甚至后世的一些资料还证明了子婴是扶苏的儿子 。然而,这种说法却很靠不住 。《秦始皇本纪》记载:
“立二世兄之子公子婴为秦王 。
”二世就是胡亥,胡亥兄弟的儿子为秦王,那么子婴是胡亥的侄子,即秦始皇嫡 长子扶苏之子 。这种说法应该是最可靠的,因为胡亥死的时候并没有儿子,子婴作为秦始皇的嫡长孙,应该是最有机会、最有可能当上皇帝 的 。而在《六国年表》里,则有这么一句话:“高立二世兄子婴” ,似乎说明赵高拥立的是秦二世的兄弟子婴,但这一种说法也被后人推翻 。
为什么子婴被扶立之后,不是称帝而是称王呢?秦二世胡亥被弑后 。赵高原本是有意图自立为王的,大臣们并不支持这个人,因为他奸诈又自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不择手段,想要自立为王,却发现群臣并不支持,这跟他的地位、出身是有关系的 。
赵高是个宦官,地位不是很高,在君权神授的社会,一个国家的君主的地位是需要得到上天的认可的,这是注定的,而赵高是个宦官,其出身卑贱,他即使即位了,也得不到天下人的认可 。于是迎立子婴继位 。只称王,是为秦王 。为何说子婴即位后被称为王而不是帝?这一切还是与赵高有关,赵高赵高声称兵变起后,秦地比统一前更小,故子婴不能称“皇帝”,而只能称“王” 。
子婴即位五天后便设计杀死赵高,并把他的家人全部处死 。
蔡东藩认为子婴是个有前景的君主,至少他能不动声色地诛杀奸臣赵高,至少秦三世有良好的教养和素质,他的能力或许没有秦始皇那样大 。如果让他即位并让他好好管理秦国的话,秦国可能有回转的机会,但子婴却永远失去了这个机会,因为这天下早已经不是秦国的了,子婴也不过是时代的牺牲品,在历史的浪潮下,子婴这样的人物和很容易被尘埃所淹没 。
秦王子婴出现在秦国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秦国早已经丧失了,当初建国的时候,大秦帝国以迅猛的速度成功横扫六合,建立了千古的伟业,其势头着实让天下人惊叹,而其成就也是震铄古今的,但是自从秦始皇上台后,雄才大略似乎少了,更多的是暴政,其国家处于衰败的景象,自始皇帝死后,万世帝业算是彻底崩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