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三大篇章


了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三大篇章

文章插图
毛细支气管炎是两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
认识篇
【了解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三大篇章】毛细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毒侵入毛细支气管引起 。如果宝宝在上呼吸道感染后2~3天出现持续性干咳、阵发性喘憋,且呼吸音粗并带有哨声,说明宝宝有可能感染了毛细支气管炎 。
一旦出现毛细支气管炎的症状,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宝宝很容易发生肺气肿和肺不张,再处理不及时,就会导致严重后果 。特别是早产儿、3个月以下的婴儿和出生时体重过轻的婴儿,更容易出现这些问题了,更应引起家长的重视 。
引发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病毒可以通过鼻腔分泌物和唾液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如果宝宝周围有感冒患者或呼吸道炎症患者,他们身上携带的病毒就有可能传染给宝宝,引发毛细支气管炎 。所以,对于婴儿特别是3个月以内的小宝宝,家长应该尽量避免他与外界过多接触 。这种措施可能会给家长带来不便,但在实际生活中,他的确起到了较好的预防作用 。
治疗篇
如果宝宝是第一次患毛细支气管炎,医生一般都不主张使用止咳药,因为咳嗽是婴儿自我清理呼吸道的一种办法;也不推荐使用大量化痰药物,因为过分稀释分泌物,会造成支气管被分泌物堵塞,使孩子呼吸不畅 。人们熟悉的抗生素对毛细支气管炎也没有明显效果,因为毛细支气管炎一般是由病毒引发的,只有在怀疑宝宝有继发细菌感染的情况下,医生才会适当使用抗生素 。
患有毛细支气管炎的宝宝,往往存在过度通气、从呼吸道蒸发的水分较多、呼吸道分泌物较多且黏稠的症状 。所以,相应的治疗方法有两个:如果宝宝的病情不严重,通过多喝水、增加空气湿度就能过到治疗目的 。
这一点家长是可以做到的,也只有做好这一点,才能保证宝宝的病情不发展;如果分泌物多,容易引起痰堵,从而导致窒息,这时就必须对宝宝用超声雾化治疗的方法了 。医生在作超声雾化治疗时,要在雾化液中加入抗病毒、平喘及稀释痰液药物 。每次治疗20分种,每天3~4次 。作完超声雾化治疗后,家长要配合医生及时给宝宝翻身拍背,充分震动胸部,以便他们把口咽部的痰液排出 。
如果宝宝的病情特别严重,需要在耳鼻喉科医生的配合下,用喉镜直接冲洗咽喉部,从支气管中吸出痰液 。
毛细支气管炎分为轻型和重型 。如果是轻型,宝宝精神较好,呼吸只是稍见急促,口唇颜色正常,喘症状轻而且持续时间短,在医生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后,可以回家休息和治疗 。如果宝宝病情属于重型,呼吸急促,有阵发性喘憋又不容易缓解,口唇明显发紫,痰多易堵造成窒息,这种情况比较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就需要住院治了 。
尤其是3个月内的婴儿、早产儿和不能正常饮食的婴儿,要更多地考虑住院治疗 。
预防篇
感染过一次毛细支气管炎,并不能保证宝宝以后不再复发 。为了不让这可恶的病:魔“袭击”小宝宝,家长的预防措施要到位:
家里人感冒时不要接触宝宝,室内活动时戴上口罩 。
从外面回来,要先脱掉外衣,换上干净衣服,再抱宝宝 。
照料宝宝前一定要洗干净手 。居室要保持通风、清洁 。
在病毒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外出,少带宝宝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
让宝宝养成多喝水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