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吻会让你心醉?

吻,第一次看到克里姆特的《吻》,是若干年前在湖南大学的一家小饭馆里 。当时走进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饭馆,看到墙上悬挂着这幅装饰画,我就深深的着迷了?
璀璨华丽的色彩,精细柔美的线条,神秘的主题都让我陶醉不已 。
有一段时间,为了经常欣赏这幅名画,我甚至会天天光顾这家小饭馆 。后来,在一本世界名画画册里,我才了解到这是克里姆特1907年至1908年的作品 。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生于维也纳,是一位奥地利知名象征主义画家 。他也是奥地利"维也纳分离画派"(从古典主义艺术家把持的美术家协会中分离出来)的奠基人 。
他的画作主要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另一特色是画中主角大部分都是女人,主题则为「爱」、「性」、「生」与「死」的轮回宿命 。
画作欣赏
在一个活泼而富有生命力的金色背景下,一对恋人在地毯般柔软的草地上拥吻,男人的手轻柔又充满激情的捧着女人的脸,女人的左手抚摸着男人的右手,右手则勾抱着男人的脖子 。
画中,女人无视于周遭的环境,柔顺地依偎在男人的怀里,向他献上她的脸庞和诱人的樱唇 。女人的正面脸庞和男人半侧的脸构成一条曲线,男人被遮挡的正面及表情细节,暗藏了一种炽热的情感 。
男人的衣服以阳刚性的直角呈现,女人的衣服则是用滑顺的圆形线条和色彩缤纷的鲜花作装饰,一刚一柔,阴阳调和,代表了接吻中的两性不同的特征 。
事实上,了解了画家克里姆特的人生经历,我大致明白了他曾对色彩强烈、线条明快的中国画以及其他东方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所以他的画风也具有东方含蓄的美感 。
在这幅油画中画家保持了镶嵌画的格调(他吸收了拜占庭镶嵌画和东欧民族的装饰艺术的营养),并且汲取了古代波斯细密画的某些表现手法,人物由装饰服饰包裹,构成一个纹样变化的整体,既和谐又变化统一 。

什么样的吻会让你心醉?

文章插图
《吻》表达了克里姆特一直以来两个不断重复的主题:浓重而神圣的金黄色和强烈的情欲 。他通过《吻》的情节表现了爱的崇高与幸福 。在画面形式和营造上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诸如各种线条和色块的组合,色彩中掺入金粉,使画面呈现出晶莹华丽的装饰美感 。
克里姆特的《吻》现收藏于维也纳奥地利美术馆,每年引无数艺术膜拜者前去观看 。有人说,如果你没有看过克里姆特的《吻》,请不要说你去过维也纳 。
我每一次观看这一幅画作,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 。你看,这个沐浴在浓浓爱意里的女人,闭着双眼,嘴角微微上扬,仿佛在说,来吧,我的爱人 。
可是她的双脚却跪在悬崖边,脸色苍白,右手紧握,一边是幸福缠绵悱恻的画面,一边是奋不顾身、赴汤蹈火却随时坠落深渊的危险,这给画作徒添了一份紧张、徒劳和爱情随时会破碎的破灭感 。这也表达了画家内心深处强烈的纠结与不安,仿佛在告诉世人:爱情是甜蜜却又危险的 。
是啊!当我们沉醉在画家营造的"金风一吻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美好情绪中时,大概已经忘记了爱情和人的原始欲望一样充满了诱惑和风险 。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观看画作感受艺术之美也因人而异 。我觉得艺术的目的就是要感染人,打动人,使观赏者有自己的体会,你会看到一幅艺术品有自己深刻的感受,它不一定是美的感受,也不一定要和作者的初衷是一致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克利姆特的《吻》,有的人可能看到的是情色画面,金色装饰画的庸俗美感 。有的人看到的是爱情的甜蜜和喜悦,两情相悦,便是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