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6岁宝宝进行数学教育( 二 )


对两个以上的物体按照某种要求进行顺序排列,是较高水平的比较 。例如,从大到小,从高到矮,从粗到细等 。开始排序时,东西最好不超过5个,以3个为宜,物体之间的差异要明显 。套娃、套杯都是很好的材料 。以套杯为例,拿出最大的、最小的和中间的一个(这3个差别较大,宝宝容易分辨)让宝宝给它们排队 。教宝宝找出最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杯子中再找出最大的,与刚才的最大的做比较,排在最大的后面,依次类推 。
等宝宝熟练掌握后,可以增加排序的数量 。
对应
生活中有许多机会可以练习一一对应 。例如,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需要一个碗、一双筷子,让宝宝帮助发碗、发筷子;给每个人一个苹果;给每只小熊送一朵花等 。
相等化
相等化体现了合成和分解的思想 。
2个苹果,再放上几个苹果就能和3个苹果一样多?这块积木,再放上哪块积木就和那块积木一样高?这本书,再摞上哪本书就和那本书一样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帮助宝宝理解相等的概念 。
型式排列
这是数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识别型式是理解数学的基础 。例如,可以把珠子穿成两个红的,一个绿的,两个红的,一个绿的……;把积木摆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宝宝讨论这些珠子是怎样排列的,让儿童模仿型式重复排列,等熟练以后可以让儿童自己设计排列型式 。
孩子数学智能发展的5个关键阶段
研究表明,婴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如果关键期得到科学系统并且具有个性化的训练,幼儿相应的数学能力会得到理想的发展,而一旦错过关键期则会造成发展不足,以后就是花费几倍的气力也难以补偿 。若是在关键期受到非科学而杂乱的教育则会严重影响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出现严重的偏差,为以后的发展造成阻碍 。
9~12个月:这几个月是婴儿对语言理解开始发展的阶段,在理解了人类的一些字词句之后,就能够理解最初级的数概念了 。在他们的行为中已能表现出对数量的理解 。
如,10个月左右的婴儿已能明确区分大小、轻重,这一时期是人类辨别物品大小的关键期,到1岁左右已能正确区分“多”、“少” 。
22个月:此时是婴儿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可在父母的指导下学会按自然数口头数数“1、2、3……”
2岁半左右:2岁半左右是孩子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能掌握初级的数概念,如知道一个皮球或一个苹果等 。
5岁左右: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
学龄期:进入学龄期则是孩子心算能力、掌握数学概念以及掌握空间概念的运用关键期 。这与婴儿时期进行的系统训练是分不开的 。
数学小游戏推荐
串木珠
串木珠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小手的力量,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 。家长可以先拿三颗木珠,给孩子看了以后藏起来,然后请孩子也拿出相同数目、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木珠(木珠数量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水平自定) 。
家长再拿几颗木珠,用线串起来,让孩子看了几秒钟后藏起来 。接着让孩子也和你串一样的木珠 。(难度可逐步加深,也可以把排序、大小等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如让孩子把木珠从小到大串起来等 。)
拨电话
家长可以念号码,由孩子拨通电话 。当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换一下分工,由孩子大声地念出纸上的电话号码,家长负责拨电话 。平时要训练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爷爷奶奶家的电话,训练孩子记忆不规则的数字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