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服用维生素的四“注意”

【孩子服用维生素的四“注意”】
维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药物之一 , 很多人也经常自行购买服用 。然而 , 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应用还大有学问 。维生素也和其他药物一样 , 要掌握好剂量 , 并非像有些朋友想象的那样———补药越多越好 , 当今市场广告宣传儿童补钙、补维生素D沸沸扬扬 , 殊不知维生素D用得过量导致的后果比佝偻病或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要危险得多 , 每天用3000国际单位以上或2周即总量达25万国际单位可产生毒性反应 。
维生素是临床应用最为普遍的药物之一 , 很多人也经常自行购买服用 。然而 , 应该怎样科学合理地应用还大有学问 。
注意剂量
维生素也和其他药物一样 , 要掌握好剂量 , 并非像有些朋友想象的那样———补药越多越好 , 当今市场广告宣传儿童补钙、补维生素D沸沸扬扬 , 殊不知维生素D用得过量导致的后果比佝偻病或成年人的骨质疏松症要危险得多 , 每天用3000国际单位以上或2周即总量达25万国际单位可产生毒性反应 。大量静脉注射维生素C(一般人认为最安全的维生素)会发生红细胞溶解或静脉栓塞 , 甚至致命 。
注意配伍
从化学结构来看 , 维生素像多种小分子量的有机化合物 , 性质各不相同 , 所以可受其他药物的影响 , 甚至破坏其特性 。如广谱抗生素(青霉素或四环素等)可引起的B族维生素缺乏;维生素C不能和通常用的补血药(铁剂)配伍;抗痨药可造成维生素B6缺乏;便秘时如常用液体石蜡通便 , 可导致维生素A、D、K吸收不良 。就是维生素与维生素之间也有“不相容”的情况 , 虽程度各不相同 。例如维生素C过多会破坏食物中的B12 , 治疗心血管病常用烟酸(维生素PP) , 可引起体内维生素B1、B2和胆碱(也是维生素的一种)缺乏 。
注意副作用
维生素B1、K都有严重过敏反应甚至致死的报告 , 曾见过维生素B12发生过敏性休克 。另一方面 , 不同的维生素各有其特异的不良反应 , 如维生素A可出现头痛、烦躁、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D可引起动脉、肾曲小管用至骨骼的钙化和过度钙化;维生素E可引起血栓形成及月经过多等等 。但这些反应多易在剂量过大时发生 , 所以说从防止不良反应要求出发 , 也要严格控制服药剂量 , 用药方法还是以口服安全 。
注意科学保存
各种维生素最好单独分别存放 , 如维生素C不能与维生素B2接触;有的要用棕色药品贮放以避光和紫外线照射 , 如维生素D和维生素B2等;药瓶在不取药时应盖紧 , 以免空气使之过快氧化而失去药效 , 如维生素A(鱼肝油) , 维生素C存放过久会发黄 , 也就是这个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