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是“乌鸦嘴”吗


爸爸妈妈是“乌鸦嘴”吗

文章插图
有的家长从孩子懂得听开始,就对孩子评头论足:“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你长的是猪脑子,还是肩膀上扛着块砖头?”这样的话从妈妈嘴里说出来,既伤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一张不负责任的乌鸦嘴,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轨迹,甚至使孩子和父母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

相关关键字:宝宝早教
有的家长从孩子懂得听开始,就对孩子评头论足:“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出来,你长的是猪脑子,还是肩膀上扛着块砖头?”这样的话从妈妈嘴里说出来,既伤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一张不负责任的乌鸦嘴,在不经意间影响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轨迹,甚至使孩子和父母的教育初衷背道而驰 。
“乌鸦嘴”坏了孩子
请坚信,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在所有骂人的嘴当中,乌鸦嘴最毒,也最灵验 。好话从它的嘴里很少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实现 。但是,坏话从它的嘴里吐出来,往往都会变成现实 。有多少坏话,就有多少恶果,立竿见影,百试不爽 。乌鸦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厌,望而生畏,善良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 。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就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太淘气,无法无天,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其实是在暗示孩子无恶不作,横行霸道 。
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孩子的影响不能算小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 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从接受主体来 说,暗示可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 。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三气周瑜”是自暗示使周瑜葬送了性命 。他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 。“蒋干盗书”则是接受了他暗示而遭致祸端 。
【爸爸妈妈是“乌鸦嘴”吗】 其实,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暗示 。这些心理暗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信心,有时又使人郁闷不安,苦恼万分 。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恶劣影响很可怕 。因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用也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