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奶中药配方

1.下奶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h3)下奶的中药方子有哪些更新时间:
2017-06-21

下奶,即产妇产出婴儿后乳汁分泌的过程称为下奶 。也有称因奶水不足而采用物理按摩、补充营养、药物治疗等方法促使乳汁分泌为下奶 。因习俗不同,地区不同,叫法也有差异,但下奶与产奶、乳汁分泌、催奶等为同义词 。下奶的中药方子有哪些?
1、米酒虾米汤
虾米(或海米)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锌和多种维生素,有补肾和通乳功能;米酒能通血脉 。每次放虾米100---200克,米酒3--4两,加清水煮汤饮用,每日一次,连服3---4次 。
2、花生煲猪脚
据《陆川本草》记载,花生煲猪脚可治“乳汁少” 。每次用花生150克,猪脚一只切块,加水适量,慢火炖烂为止 。食时加少许食盐和味精调味 。
3、莴苣子粥
先将莴苣子10--15克捣碎与甘草3--5克同煎,取汁去渣,加糯米煮粥,每天服3次,连服5天,可使乳汁增加 。
4、鲶鱼煮蛋
先将鸡蛋7个煮熟去壳,与鲶鱼250克加水500毫升同煮,每日1次,5 日见效 。
5、猪蹄粥
猪啼1---2个,炖烂取浓汤,再用通草3---5克,漏芦40---45克煎取药汁 。用两种汤汁加粳米100在煮粥,煮熟后加入葱白两条稍煮,每日2次,趁热服用 。
6、南瓜子泥
【下奶中药配方】取生南瓜子30克,去壳取俚仁捣成泥状,加白糖少许,早晚空腹开水冲服 。
7、豆腐米酒汤
取豆腐4两,红糖1两,加水1碗,煮熟后加入米酒1两,温热时服食 。
8、酒酿蛋花汤
酒酿1块,鸡蛋1个制作方法:将酒酿加水煮开,再打入鸡蛋,煮成蛋花状即可,可趁热服用 。功效:益气生津,活血止血,促进泌乳 。
下奶偏方之中药类
1、丝瓜衣、通草各3克煎水喝,或加猪蹄煮汤 。若效果不大,可用北芪6克,当归9克,白芷3克,穿山甲6克与丝瓜子3克炖猪蹄,饮汤吃肉,效果极明显 。
2、党参、黄芪30g,当归、路路通各18g,柴胡、青皮、陈皮、穿山甲、王不留各12g,香附15g,通草、漏芦各10g,主治产后缺乳〔催奶〕乳汁缺少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服 。
一般服药2-3剂,效佳 。
3、猪蹄2只,炒川芎、当归、木通、王不留行各9克 。将猪蹄洗净,加水煮烂捞出,再在汤中加入上述药物,煎好去渣服用 。
4、猪蹄2只,王不留行、穿山甲各9克 。
一起炖汤食用 。
5、猪蹄4只或蹄膀1只,通草2克 。
一起加水充分煎煮,食肉喝汤 。
6、当归50克,黄芪40克,漏芦10克,甲珠15克,留行子5克,括萎10克,花粉5克,川芑10克,白芍10克,通草10克,木通15克 。用猪足1对,多加水,用砂锅炖烂,去浮油,煎药服下 。
中药中具有通乳作用的药物有下面几种:
冬葵子:下乳滑胎,可治产后乳汁稀少或排乳困难、 。
王不留行、穿山甲:妇人服之,乳长流 。治乳汁稀少或排乳不畅,可用王不留行煮猪蹄膀,配穿山甲、通草、黄耆等 。
通草:用于产妇乳汁少,为下乳常用药,常配合王不留行、穿山甲使用,如下乳房 。
王瓜、土瓜根:通乳药多用之 。
滑石:通乳滑胎 。
赤小豆:下胞衣、通乳汁,出自《本草纲目》;煮赤小豆汁饮,可下乳汁,出自《产书方》
下奶的中药方子由上文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你 。
2.中药下奶配方大全

下奶中药配方

文章插图
(h3)中药下奶配方大全更新时间:
2017-10-22

有许多妈妈在生下宝宝后就会出现奶水不足的情况 。妈妈们很着急,因为奶水不足会关系到宝宝的健康 。所以很多妈妈们都会想到产后催乳 。不过虽然想但是了解的还不是很透彻 。如果有的产妇因奶水不够需要进行催奶,事先一定要了解清楚,要用正确的方法不能将就,万一出现什么后果后悔就来不及了 。催乳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希望妈妈们进行足够的了解后在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