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备考儿 父母更紧张


有专家介绍说:在面对中考、高考时,家庭因素对考生成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不稳定的因素,而父母的情绪以及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会直接影响考生的考试状况 。
在中考、高考面前,不仅学生会产生焦虑,家长也会,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家长的焦虑还超过学生 。学生的紧张、焦虑情绪或许还可以通过复习、考试等渠道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不少家长由于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焦虑情绪难以舒缓 。

家长也会考前焦虑
家长的焦虑情绪主要有6种表现:
1.前怕狼后怕虎 。比如孩子睡觉的时间早了点,就觉得孩子不够用功,睡晚了又怕孩子身体受不了;下课时间早了,觉得是老师不负责,作业布置多了,又觉得给孩子压力过大 。
【家有备考儿 父母更紧张】2.问长问短,唠唠叨叨 。
3.对孩子不信任 。老怀疑孩子没有在用功学习,在孩子复习的时候,经常借故到房间检查 。
4.过于谨慎 。把孩子当作国宝一样保护起来,为了避免影响孩子学习,电视不敢看,客人也不敢接待 。
5.过分教育 。找来各种学习方法或者让亲朋好友轮番对孩子进行教育 。
6.过多购买复习资料,东一榔头西一棒,反而让孩子思维混乱 。
家长焦虑的原因,首先是许多家长觉得子女的前途对家庭的意义非常重大 。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家长常被认为是“输不起的家长” 。其次,一些家长存在过分强烈的社会补偿心理 。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良好的愿望有积极作用,但过多的愿望会让孩子背负不起而成为额外的负担 。
第三,家长潜意识里也有习惯性的依赖心理 。认为养儿防老,孩子如果前途不理想,自己的下半辈子就没了保障;第四,有的家长爱面子,存有不良的社会攀比心理 。觉得人家的孩子考重点,我家的也不能差 。
还有一些本身已经事业有成的家长,总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可能重复,子女没有义务必须要超越父母 。
家长的焦虑和紧张会对孩子造成不良暗示:孩子最怕看到父亲焦急的眼光,听到母亲不打句号的唠叨 。通过察言观色,他们就能感觉到父母是否信任自己 。父母的焦虑情绪往往也会感染孩子,让孩子也出现焦虑 。另外,成年人的很多举动,很多表达方式,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因此成年人的不良情绪和行为会使家庭气氛变得越来越差 。
不良心态带来负累
家长们如何看待中考、高考无形中左右着孩子对待中考、高考的态度,比如许多家长认为对孩子而言,中考、高考是他们成功的唯一捷径 。这种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想法连成年人都承担不起,更何况孩子;还有家长认为孩子考上大学就可以光宗耀祖,因此,孩子的要求都一一满足,甚至无休止地妥协,无原则地让步,造成有些孩子变本加厉地提出一些苛刻条件,其实这跟家长对他们的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
这往往会导致孩子日后的一些不良心理 。家长过多的负面思考也很常见,认为孩子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前途,是家庭的悲剧 。
由于存在这些不良心态,于是在备考期间,家长表现出的一些非理性行为,往往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 。比如,眼睛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对整个复习过程事无巨细都要过问;或者家庭内的话题过分聚焦于学习和考试;或者经常把自己的孩子与别家的对比,加重孩子的焦躁情绪;对于成绩不太好的孩子,有些家长批评或激将法使用过多,诸如“你不该做这个”、“你又偷懒了”、“你这种样子还想考上大学!